日子,最好赶紧怀上个一儿半女,将来也算有指望了。”
姜穗宁脸颊微热,不敢说自己成亲至今还是完璧之身,再说她也不想跟韩延青生孩子。
“我知道了娘。”她不动声色地转移话题,“大哥如今有了官身,您就不用急着替他相看了吧?”
“是啊,我正发愁呢,本来我已经看中了申家姑娘,还和她母亲约了去西华寺上香。但你大哥突然进宫面圣,还得了赐官,你父亲说这门亲事不合适,让我找借口推了。”
姜穗宁听了姜母的话一个激灵。
前世她在侯府自顾不暇,等收到消息时,大哥已经和申氏互换过庚帖了。
申氏出身不低,是已故老城阳侯夫人的侄孙女,父亲是户部五品员外郎,说来也是正儿八经的官家小姐,姜家属于高攀了。
但姜逸是长子,申氏嫁过来就是长子嫡媳,未来姜家嫡支的宗妇,掌握姜家数之不尽的泼天财富。
姜母一心想给长子找个高门贵女,带挈着姜家在京城的上层圈子立足,而且娘家强了,姜穗宁在侯府也能挺直腰板。
因此哪怕申氏因为为祖母守孝误了花期,已经是二十岁的“大龄剩女”,姜母也没有挑剔这一点,甚至还觉得自家占了便宜。
可申氏进门不久就露出了真面目。她自幼养在祖母膝下,性情骄纵,霸道善妒,哪怕姜逸随口和某个丫鬟多说了两句话,被她知道了都要找人麻烦,还把他书房里伺候的丫鬟全都发卖了出去,只留下老嬷嬷和小厮。
不光如此,她对公婆也是趾高气昂,全无尊重,还嫌姜家兄弟多,吵着要把他们分出去,这样她才能独占姜家大头财产。
后来听说姜穗宁身为出嫁女,每年还能拿到姜家生意的分红,更是直接找上平远侯府大闹了一通,让姜穗宁颜面尽失。
到最后二哥姜聿,三哥姜瑄先后离家,小弟姜莳去了书院,数年未归,可以说整个姜家都被申氏闹得鸡飞狗跳。
姜穗宁甚至怀疑,前世姜家被卷入朝堂党争,丢了皇商的差事,又被抄家流放,这里面兴许也有申氏一份“功劳”。
幸好,幸好她这一世抢先替大哥筹谋,否则申氏那个搅家精又要进门了。
见姜母还是一副惋惜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