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至于全家人喝西北风。另外,你不能卖家里的田地、房屋、纸坊,这些东西只能多不能少。”
刘氏担心她靠卖家产过日子。不过以大女儿的性格,应该不会。她只是与自己关系不好,本质上她是个把家的人。
“另外,也不准卖家里的粮食。”刘氏补充道。
徐蓉估摸了一下家里可能的收入,问道:“现在这批纸做出来,卖得的银子算你的?还是我的?”
“算你的。我说了,从明天起你当家。”刘氏并不是个苛刻的人,已经不给她一文钱让她当家,如果这批纸钱也收了,那么家里还真要喝西北风。
徐蓉想了想:将来要挣钱给弟弟盖房、给他娶媳妇,好像还真是个负担。但是,如果不当家,她手里就没钱,想要给自己买点肉吃,改善下生活都不行。当然,她也可以自己赚点外快、存点私房钱,偷摸着自己改善生活。可是这样做,是不是太自私了?毕竟是一家人,刚才煎蛋时,两个弟弟眼睛直勾勾盯着,馋得直流口水。
徐蓉明白接下“当家”这个重担意味着什么。她望了望站在门口的少华,投去询问眼神。
少华脸上没有太大表情,对他来说谁当家都没关系,反正都是一样干活。
刘氏道:“怎么样,你不是说油盐不值几个钱吗?要不你来当家试试?”刘氏看出她在犹豫,这话不是激将,只是讽刺。
“行!以后我当家。”现代徐蓉虽然也没当过家,不过她觉得没什么难的,不就是努力赚钱,让家里日子好起来嘛!有原主徐玉蓉的技能,她有信心。
“好。吃过晚饭,请大伯家来做个见证,以后家就交给你了。”
刘氏说完缓缓走回床上。她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考虑到很多因素,觉得不如放手给徐玉蓉吧。反正手里还有点银子,不当家就花不着,她只盼着两个儿子快快长大,他们才是自己的依靠。
今天晚饭很丰盛,有煎蛋、有煎鱼,除了刘氏,其他人都吃得很开心。
吃过晚饭,徐玉福去喊来大伯。
经过一番商议,用大伯家唯一的读书人:排行老四、上了两年学堂、十岁的徐玉聪。用歪歪扭扭的笔迹,写下将来分家的协议书。
协议内容大致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