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文你攒了多久?”
“从来到徐家、建完房之后,两三个月。”
徐二叔是一月份去世的,当时刚过完年不久。之后建房花了三四个月,后来生活趋于平稳,少华才有机会攒私房钱。
另外补充一下,之前少华在大伯家干活是没有工钱的。大伯家给他包吃包住、包衣服鞋袜,教他造纸,大致等同于学徒工。古代学徒工没有工钱,有的甚至还要倒交钱。
徐蓉问:“你是做什么副业?攒的私房钱。”
家里能卖钱的东西都必经刘氏之手,比如所造的纸、编的竹篮、搓的麻线,她对这个把控很严。
“我编竹编拿去卖。”
“你没被刘氏发现么?”
“我编的是小东西。”
“什么样的小东西?”徐蓉好奇。
“小盒子,拳头大小。”少华用手比了比。此时他床下有没编完的,不过不想拿出来给徐玉蓉看。因为“一百文钱”可能都保不住,要是她把竹编也拿走……
“你编的那个小盒子,一个能卖多少钱?”
“二三十文。”这个说的是实话。
从工艺上讲,小盒子的工艺比竹篮精致得多,但是价格差不多,不是因为它小,而是因为竹编不值钱。不过胜在小盒子很容易卖出去。如果编的是竹篮,满大街都是卖竹篮的,不一定能卖得出去。
徐蓉没想过他还藏着没编完的,说道:“明天去砍竹子,回来你编个给我瞧瞧。”
少华犹豫:“这个……那东西很费功夫。”
“有多费功夫?”徐蓉自己也知道竹编是件很费事的活。
“那东西的竹片比别的竹片细,而且要打磨得非常光滑、非常细腻。”
徐蓉根据前世见过的竹盒,想象一下,猜出大约会是什么样。
少华见她没提“一百文钱”,问道:“我攒私房钱,你不反对吧?”
“不反对。刚才说了,你想攒就攒呗。”在徐蓉心中,她与少华是独立的两个人,并没有那种“你是我丈夫,必须把钱交给我”的想法。
“你真的变了!”少华感叹。
“你别夸我了,今天你已经夸三回了!”徐蓉调侃。
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