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老房那边,杨月灵与徐玉福在家负责做饭。既然请了大伯家帮忙,自然要管他们的饭食。刘氏在出去干活前告诉他俩,午饭不用做大伯家的,晚饭稍微做好一点,大伯家四个人,再加上少华,算上自己家的四个人,晚上总共有九个人吃饭。
杨月灵不解,问徐玉福:“大伯家只有四口人?”
徐玉福道:“有九口。”
然后他跟杨月灵讲了大伯家的人口结构。大伯、大娘、大哥和大嫂、二哥和二嫂、三姐、四弟,还有个小侄子大宝。
杨月灵觉得既然请大伯家帮忙,吃饭时应该请他们全家,至于他们是不是全家人都来,那是他们的事,自己家的礼数要做到。
徐玉福道:“二嫂挺着大肚子,她不方便。四弟在上河村上学,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家。大伯家也有自己的事情要忙,他们不会全都来。”
杨月灵道:“那至少也得按十二三人的饭食准备,万一他们家来七八个呢?另外还有你姐徐玉蓉,她丈夫来帮忙,没道理吃饭时不喊她。”
徐玉福皱眉:“这样一来就要做很多人的饭。”
杨月灵道:“请客吃饭本就这样。”
徐玉福没有他娘那样抠门,大伯家多来几个他没意见,但是,他不喜欢大姐来。之前大姐说帮忙要报酬,现在家里开始收割了,她又不来帮忙,吃饭凭什么喊她。
杨月灵问:“家里都有些什么菜?我合计一下晚饭做什么。”
徐玉福道:“有南瓜,黄豆,红薯。”
“还有呢?”
徐玉福想了想:“山坡上有苋菜、野蒜、马齿菜……有很多。”
“家里有腊肉吗?”杨月灵问。
“没有。”
“这儿哪里可以买到肉?”
徐玉福摇摇头:“没人卖肉,村里顶多能找人买到鸡蛋。”
杨月灵蹙眉。她从小在城里长大,县城每天都有卖肉卖鸡鸭鱼鹅的。现在身处乡下,啥也没有。
“有卖鱼的吗?”她又问。
“平常偶尔会有。不过这段时间家家农忙,没人摸鱼。”
杨月灵有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无奈感。本来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厨艺,结果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