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它从渤海湾畔的山海关口向前延伸,直到西北边陲的渭河源头(今甘肃)。
直到这一时期,中原的版图还只包含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中原的南方,尤其是广东地区,依然是化外之地,蛮荒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遣了一支远征军,占领广东,并着手使已经征服了的地区“汉化”。为了这个目的,秦始皇下令搜捕游民,把他们从长江口遣送到广东,让他们成为新领土上的移民。欧洲人的殖民历史可以提供很多类似的例子,他们通过输入罪犯而实施了类似的移居地制度。
秦始皇死于公元前210年,按照他的愿望被埋葬在今陕西省临潼附近的一个地方。他的陵墓是一座巨大的古冢,垂直高度48米,斜坡长度约60米————是一座名副其实的人工建造起来的大山。陵墓之内,还埋葬着他众多的妻妾,以及那些把财宝运送到这里的工役。
战国时代目睹了秦国崛起的那段时期(从公元前6世纪下半叶起),以及在秦始皇治下皇室被神化的那段短暂时期(公元前221——公元前210年),目击了青铜器艺术的一种截然不同的新风格的发展。这种风格从前叫做“秦代工艺”,如今被称做“战国工艺”,其特点就在于把器皿侧面的动物表现“从浮雕中解放了出来”,正如我们在著名的鲤鱼瓮(现藏卢浮宫)上可以看到的那样。它首先以一种全新的装饰形式为特征,饰有隔行而重叠的线条、环圈、钩子、编织、螺旋和波浪形纹饰,给人以生气蓬勃或在永恒运动中舞蹈的印象。蜥蜴形状的龙,已经完全不同于周代青铜器装饰的缓慢运动,而是被卷进了这种颤动的韵律,跳起了狂热的舞蹈。类似的活力在打猎场景中也可以看到,这些场景装饰着后来向汉代艺术转变的那段时期的青铜器。这种风格既是周代艺术的逻辑发展,更不用说也可能受到了同时期相邻艺术的影响。这一最早出现在中国北部边境的相邻艺术,便是草原艺术。
在这个让我们牵肠挂肚的时期,那片浩瀚无边的草原地带,从俄罗斯南部的黑海北岸,穿越北西伯利亚和蒙古,直到中原的长城,一直被不同种族的游牧部落所盘踞————俄罗斯血统的高加索斯基台人,蒙古种的匈奴人,全都赶着他们的畜群追随季节性牧场漫游漂泊。这些草原上的骑手,斯基台人和匈奴人,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