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_第9章 文人的胜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章 文人的胜利(3/4)

色更好的老货币以同样的票面价值归还国家的义务,正在毁掉整个商业。最后,国家的木材和渔业的垄断,严重影响到了小农阶级。经济陷入了混乱,糟糕的收成导致饥荒席卷各省。农民叛乱频繁暴发,尤其是在人口稠密的山东,那里的天然肥沃也不足以抵挡经年累月的干旱或洪水,因为这个原因,山东总是成为社会动荡的温床和道教狂热宗派的中心。公元前3年,山东大旱,可以看到大群大群的饥民在乡间游游荡荡,祈求道家的神。公元11年,黄河决堤,洪水淹没了山东与河北平原。公元18年,天下饥荒,人相食。一位强盗首领把叛乱的农民组织成了训练有素的队伍,指示他们把自己的眉毛画成红色,以为区别。赤眉军在人民同情的支持下,击溃政府军,很快就控制了黄河下游地区(公元18年)。

与此同时,正统主义并没死去,汉王朝依然有它的支持者。随着王莽改革的失败,在赤眉军起义所带来的混乱之中,正统王朝的拥护者们在叛乱中迅速崛起。两位汉朝皇族后裔,刘秀和刘玄,作为领袖人物出现了,前者在河南,后者在河北。公元22年,这两个集团明智地联合了起来,公认刘玄为领袖,他们袭取了皇城长安。王莽被他的追随者们抛弃,躲到一座修建在皇家花园的池中塔楼的楼顶上避难。他在那里被人刺杀,头颅被献给了汉王。这位梦想按照儒士的理想改变中国社会基础的人,就这样身败名裂。

尽管这位篡夺者被推翻了,但秩序依然没有重新建立。复辟是打着刘玄的旗号才得以实现的,但刘玄是个平庸的人,一旦掌权,就显示出了他的无能。他只对自己的享乐感兴趣,让自己的厨子做了高官。与此同时,赤眉军依然盘踞着东部各省,此时,他们被刘玄的无能所激励,正在向首都进军。他们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长安,刘玄仓皇而逃。一旦控制了这座城市,农民叛乱者就大肆劫掠。俘获刘玄之后,他们便把他勒死了。

还剩下第二位汉代皇位觊觎者刘秀,此人的才识器量大不一样,他机智聪明、精力充沛,是一个优秀的军人和一位深受欢迎的领袖。在长安被毁之前,他就在洛阳建立了自己的总部,此时,他在洛阳称帝(公元25年)。赤眉军在彻底抢劫长安之后,便开始向东退却。刘秀的大军把他们包围在了长安与洛阳之间,斩杀无数,剩下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