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_第23章 生活的优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3章 生活的优雅(3/11)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客曰:“……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这些,就是宋朝的皇帝们在把北方诸省拱手送给入侵者的时候带到华南去的遗产。

这次迁移并没有危及这笔遗产。杭州的新都城(从1132年到1276年,这里一直是宋朝的首善之区)很快抹去了人们对开封的记忆,成了一座甚至更好的艺术财富之都。当高宗皇帝(1127——1162年在位)迁都杭州的时候,他把那些在他父亲的开封宫廷里赢得了名声的艺术家召集到了一起,很快就能够重开画院了。像徽宗从前所做的那样,他也亲自颁赐金腰带给最负盛名的艺术家,让他们在宫里留宿。他喜欢以自己特有的书法写古诗,然后让艺术家们配上画。他的孙子宁宗皇帝(1195——1224年在位)也成了一位伟大的绘画爱好者,不仅颁赐金腰带给官方的儒家学派的大师们,而且也颁赐给独立学派(亦即佛教)的艺术家们。这一时期的文献表明,高宗和宁宗一直很关注由皇家画院的成员们主持的宫殿亭阁的装饰,整个杭州城里到处都建有这样的亭台楼阁。

杭州城本身也适合于这种装饰。它坐落的位置绝佳,很容易迷住像宋朝几位末代皇帝这样的与生俱来的艺术家。它的东面挨着钱塘江流入杭州湾的入海口,被钱塘江潮所冲刷,西面被西湖所环绕,它像威尼斯一样,也是一座水城。马可·波罗因为杭州城让他想起了自己的老家而深深地爱上了它,他惊叹于数不清的小船、石桥,以及美不胜收的西湖,湖中绿树成荫的小岛和杨柳依依的湖岸,掩映着亭台楼阁、宝塔宫殿。在地平线上,像背景一样,是布满深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