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_第26章 大汗忽必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6章 大汗忽必烈(1/13)

哥哥的去世使得他登上了王位,这一年,忽必烈43岁。到目前为止,他是成吉思汗最卓越的孙子。他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像他著名的祖父一样,一个优秀的军事领袖,以及一个精明的政客,他的身上,既有本民族的强壮品质,又有由于有意吸纳华夏文明所带来的优势。在蒙哥去世的时候,他正在围攻长江边上被汉人所占据的城市武昌。接着,为了腾出手来,他与汉人缔结了停战协定,立即赶回了北京。接下来,他继续向北,去了他在上都的夏日住地,那里位于今天的多伦淖尔附近[1]。正是在那里,1260年5月6日,他拥兵自立,自称大可汗。

忽必烈的即位,并没有得到家族的承认。他的弟弟阿里不哥也在蒙古的哈拉和林自称大可汗,事实上,正是为了与弟弟争斗,忽必烈才如此突然地与汉人休战。两兄弟之间的战争(以蒙古为战场和主要赌注)持续了4年。最后,1264年8月,被击败的阿里不哥向忽必烈俯首称臣。

一旦从家族竞争中脱身而出,忽必烈就能够继续他对大宋帝国的征服了。宋度宗(1265——1274)把他的信任交付给了一帮运气不佳的政治家,他们总是让那些通常勇气可嘉的将领的努力付诸东流。不过,蒙古人花8年多的时间才结束了汉人的抵抗。对湖北的襄阳与樊城这两座姊妹城市的围攻,用了4年多的时间(1268——1273)才取得成功。守军表现得异常顽强,当陆路被封锁的时候,他们一度通过小船来获得补给,多亏了两位大胆的船长,他们成功地驶向了汉江,在这次辉煌的英勇行为中,他们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接下来,蒙古人把他们的弩炮兵和石弩投入了战斗,这些石弩由那些在他们的军中效力的维吾尔技师和阿拉伯技师建造并操作。这样的炮击终于击败了英勇的守军,这两座城市的陷落,使得蒙古人能够经由汉江下游到达长江中游地区,接下来,他们从武昌出发,沿长江顺水而下,直逼南京。到1275年年底的时候,所有的蒙古大军全都会聚到了宋朝的首都临安(杭州)。

杭州城陷入了一片混乱。度宗皇帝是个有着很高文化修养的人,但却是个不称职的皇帝,他把军国大事托付给了一位无能的大臣————贾似道,此人唯一的政策就是威吓将士们。度宗去世的时候,贾似道为了保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