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历史_第28章 一次民族复辟:明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章 一次民族复辟:明代(1/11)

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能够数得出的像忽必烈那样卓越非凡的君主并不多。通过他强大的人格力量,他政治家的才干,他深邃渊博的智慧,以及他的统治的稳固和仁善,这个蒙古人跻身于历代以来中国最伟大皇帝的行列。他的孙子铁穆耳(成宗,1294年——1307年在位)也是一位精力充沛、认真负责的统治者,但在这两位皇帝之后,元王朝就迅速堕落了。元朝的王子们沉陷于放荡淫逸之中,缺乏意志力,只能通过喇嘛教徒的宗教来救赎他们的罪恶,这让儒家士大夫对他们又有了新的不满。最糟糕的是,他们自己之间从未停止过争吵,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毁掉了在忽必烈时期让马可·波罗赞叹不已的堂皇的行政外表。这一世系的最后一位皇帝妥帖睦尔(顺帝,1333年——1368年在位),他只喜欢跟娈童或吐蕃喇嘛们打成一片,任由混乱无序演变为无政府状态。

皇室家族的堕落,鼓励了汉人爱国者奋起反抗外族统治。起义由秘密社团组织,尤其是白莲教,这个教派预言太平盛世的到来,宣扬弥勒佛(佛教里的弥赛亚)的降临。像1912年的革命一样(它也号召人民推翻外族王朝),这场运动也是从长江下游及广东地区开始的。它发端于1351年,1355年以后,起义蔓延到了整个南方————越过了从前的南宋帝国。起义伴随着骇人听闻的混乱,因为这场运动由为数众多的首领所领导,他们半是爱国者半是强盗,在他们起兵反抗蒙古人的同时,自己人之间也打得不可开交。

其余的五花八门的冒险家,因为他们当中最聪明的一位而黯然失色,此人就是明朝的创立者朱元璋。他是安徽省一个贫穷农民的儿子,17岁那年一场瘟疫夺去了全家人的生命。为了活命,他进了一座寺庙,但他的佛教道行显然很浅,因为当反抗蒙古人的普遍起义在南方爆发的时候————这一年他25岁————他就脱下了袈裟,拿起了武器,在长江下游地区领导了一次起义。尽管他起初只不过是个普通头目,手下的喽跟别的造反者也并无不同,但由于他的政治头脑以及他对平民百姓的仁慈,从而在他们当中鹤立鸡群;他很明智地争取民众,而不是压迫他们。无论什么时候打下一座城镇,他都禁止士兵们劫掠,结果,当地百姓都把他当做一位解放者,向他欢呼致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