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二春这个女人太愣,倒不是她有什么坏心眼,只是她快言快语的程度似乎有些过了火,她说话从来不经过大脑思考,想啥就说啥,妥妥的一个多嘴怪。
比如大胖子刚买完楼她进去参观时,就评论说:“地方大是大,但这旮地处西北角风水不好,阳光照射不充足,整不好老人容易得病,这房子不行,买赔了!”
她说的话对不对?还真对,但楼都买完了,你看破不说破不好吗?干嘛非要扫兴说出来?可她偏偏就胆大包天地发表了评论。
后来三姨得病后,二春老公小腾因为这个事还跟她吵吵过,说她乌鸦嘴诅咒自家老人。
刚才二春就又犯了管不住嘴的毛病,她不知道她其实是被东妈当了枪使,不过马东作为被东妈暗算的当事人,却十分清楚整个事情里的弯弯绕绕,因此他并没有选择多事,也不想多事。否则他要是当众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解释清楚的话,那东妈保准会在众人面前立马就上演“一哭”的戏码,到时候无论马东是否有理,寿宴都会变成众人指责马东的“不识大体”宴,那他身上的屎层就该变得更厚了,他清楚东妈的套路,东妈也了解他的性格,所以说,这场母子间的暗斗其实是一场东妈必赢的战争。
接下来马东在等待第二波教导性攻击,按理说该轮到四姨了,四姨也是一个多嘴型话唠,虽说她自身有分清场合评论的功能,但这种功能遇到马东时显然会被自动屏蔽,只因他是小辈,没有反驳的话语权。
然而让马东没想到的是,他所等待的攻击却迟迟没有到来,这让马东已准备好的假笑没有了用武之地,不过他转念一想就猜到了大致原因,肯定是因为“狼来了”的效应,四姨发现东妈为了推脱责任,老瞪眼说瞎话,所以不相信东妈了,因此四姨这才罕见地没有出言教育马东。
这样更好!马东心想,你们使劲聊吧,最好把我当空气忘了我,反正我肯定不参合。
他是没等到教导性攻击,可却等来了饭桌上最常见的普通型攻击——劝酒,劝酒之人是他大舅家的表姐夫。
表姐夫曾是位驾校老师,他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必须少喝酒,但俗话说得好,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有些人感觉经不好念时便会借酒消愁,东爸是这样,表姐夫同样没逃过这个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