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算什么,我呀,也没什么可送你们的,这是我自己做的,你就收下吧”。
吴大娘是真心实意送来的,她只有这些拿的出手,如果不收她还哪有脸送铁蛋来识字。
宋大嫂闻言点头同意收下,“吴大娘,铁蛋那孩子是个机灵的,您老啊,福气在后头呢”。
说完,她拍了拍吴大娘的手背。
“我就等着享孙子福了”,吴大娘说完爽朗的笑起来。
顾敏听到自己做的?好吃的?于是就跑出来了。
宋氏见顾敏起来了,连忙招手:“敏敏,快过来,这是铁蛋的奶奶,吴大娘”。
吴大娘干瘦的身材,四十多岁,头发已经半白,一看就是经历过沧桑的人。
“吴大娘早啊,这是你自己做的?我瞧着好像放了枣子”,顾敏边说边拿起一块枣糕送进嘴里。
吴大娘满脸堆笑:“是,是,放了点红枣,这位是?”
“这是我小姑子,昨天刚从京都回来”,宋氏拉着顾敏的手臂,为吴大娘作介绍。
“原来是烨儿她姑姑啊,长得可真俊俏”,吴大娘说完,脸笑成一朵菊花。
顾敏闻言也跟着笑,有人夸她俊呢,那她可得多吃两口,让自己更俊。
她又咬了一口枣糕,香甜软糯,如果放点牛奶进去味道会更好。
不过对于这个时代来说,这枣糕的手艺确实难得。
送走了吴大娘,宋氏叹气对顾敏道:“吴大娘也是个可怜人,儿子前两年病死了,一辈子就这么一个儿子,儿子没了儿媳就跟着外地商人跑了,只留下铁蛋一个孙子”。
顾敏抬起头看着宋氏,“铁蛋就是昨天烨儿口中说的那个孩子吗?”
“是,就是他,和烨儿同岁,祖孙俩日子不好过”,宋氏叹口气又道:“铁蛋常来和烨儿玩,公爹见铁蛋聪明,便让他来学堂跟着学认字,也不收他的束脩”。
顾敏了然的点头,什么时代都有苦命人,苦的方式各不相同。
顾敏吃饱喝足,想起陈青木的托付,她要去给陈家送信,顺便看看姨母。
顾大哥闻言点头,“即使青木没有信,我们也该去看看姨母”。
陈家在向阳村,距离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