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花蕾关照,不许她们搬用自己的名号买田庄铺子。所以姐妹两个也没什么势可借用,只能老老实实的自己去牙行问询。
因为又是姑娘家,又是外来客,加上两个人衣着简单低调,所以两个人的进展很不顺利。
哪怕西昌府很穷,还是有人势利眼,看不起姐妹两个。所以姐妹俩在西昌府城晃荡了两个多月,才在离府衙不远的地方,买到了一个逼仄的小铺子。
把上京城带来的一些物品放了进去,开始低调的售卖,妹妹清秋管理着铺面。不过,因为西昌府荒地多,清夏倒是很容易的,就买到了五百亩荒地。
至于上等良田,水田的,就别想了,除了官田职田,剩下的基本都在当地的富绅手里。
百姓能拥有的,也就是靠自己慢慢改造出来的中等田地,已经算是很好了。买到了五百亩的荒地后,清夏就开始在耕种了。
雇了人,帮忙种植花蕾带来的红薯。只不过,不能借花蕾的势,进展同样的缓慢,到现在,才种植了一百多亩地。另外,又零零散散的种植了一些蔬菜。
只可惜位置不好,水源不够充足,蔬菜长得也是蔫哒哒的,远没有远影庄上种植的好。
平时,就连供应花蕾带来的那些人员的伙食都有些够呛。这次来西昌,除了给两个少爷配备的人手比较齐整外,其他都比较精简。
现在在西昌府的人手,能在田庄铺子做事的,大概只有三四十个,分别租住在几个院子里。平时也和府衙后院没什么接触,所以相当的不惹眼。
花蕾写完了信,让青棋送了出去后,就不再管这些事。到时货到了,只有清夏清秋姐妹俩接手安排。
而现在比较紧急的就是,据郝时节说,田间的水车灌溉的效果不好,接下去就是高温了,水车肯定要用起来。
所以,找到水车效率低下的原因,才能改进。原本,花蕾是想亲自去田间看看的。不过,容瑾劝住了她。
他自己带着郝时节和几个工房的手下亲自去各处的水车查看原因去了。既然容瑾出马,花蕾也就不再坚持。
虽然水车的构思是自己想出来的,但是,第一架水车却是容瑾和赵大叔制作出来的。所以,赵大叔也跟着去了。
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