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知州的欢喜,花蕾不得而知。现在的她,坐在明正堂的后厅,写写画画。水车的改造,花蕾已经和郝时节说过了。
除了注意车斗的倾斜度外,下面脚的高低,也要注意。等昌辉州的水塘挖好后,就要送一批新水车过去,配合水塘使用,这才能浇灌到田地。
当然,花蕾也关照了丁知州,让他们那边征徭役,配合水塘的位置,开挖沟渠,务必做到合理规划。
而且,州城的工坊,也要积极制作水车,耧车等农具。不然,就靠府衙工房,根本来不及,毕竟,高温天是不等人的。
而花蕾自己,则是又画出了“立式水车”的构图,拉着容瑾和赵大叔试验。立式水车又叫“立井水车”。
车斗改成了相连的木桶,是用来提取井水的,故又称为井车。在大盛朝,很多世家大族的院子里,会有一口井。
为了方便提水,有辘轳这样的装置,但是,一般都是只有一桶水上下,家里用用,还是可以的。
如果用到农业灌溉上,那效率就太低了,杯水车薪的感觉。所以,花蕾想到了前世在农业博物馆看到的那个立井水车。
如果把立井水车制作出了,配合现在开挖的水井,那就可以满足农业浇灌的作用了。
因为前面做过普通水车,现在花蕾又画出了立井水车图,原理其实是差不多的。只不过是把车斗换成木桶就可以。其他水槽,踏板根据车身稍加改动就行。
所以,容瑾很快的推算出了数据,手巧的赵大叔,也开始每天在后院乒乒乓乓的切割打造着各种木料。
一旬后,一个迷你型的立式水井放到了府衙后花园的水井边。花蕾站在旁边亲自动手试验。
立井水车,水桶相连接,状如传送带,在水井内上下环绕。汲水时,踩动踏板,像推磨一样,围绕井口转圈使力。
平轮带动主轮,主轮带动水桶入井、灌水、提升、出井,将水倾在旁边的水槽中,再入井。
循环往复,源源不断。其效率无疑是远远的高于辘轳的。看着从井里源源不断上来的井水,花蕾笑开了眼。
因为府衙这边的水井小,所以,赵大叔制作的水车也比较迷你。到时候,要灌溉农田的话,就要配合那边的水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