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的油腻
变成了宛如孟宴臣一般的清冽。
一口咬下去,
脆和糯的双重口感
在牙齿之间爆发了不同的两种声音,
不管如何处理油渣,
都会在榨干的时候产生不一样的大小的颗粒,
大的油渣外皮酥脆内心柔软,
小的油渣每一个都那么坚强,
酸菜的帮子部分还有脆脆的口感,
叶子部分多半已经浸润了油脂。
咯吱咯吱的,是酸菜帮。
吱吱吱的,是大块油渣。
咔咔咔的,是小块油渣。
嗤嗤嗤的,是酸菜叶。
没有出声的,是包子皮。
嗯,一口下去是交响诗篇。
而这时候,
就应该用豆腐脑来配合。
东北的豆腐脑是用卤的。
来自东北黄豆的豆浆,
加上卤水制作的豆腐脑
和其他城市那种用购物网站里
买的豆腐脑粉冲出的东西
根本就是两种食物。
东北的豆腐脑是应该带着大豆的香气,
用铁篦铲出来的半月形状,
铲出的边缘略显粗糙,
一层一层叠在碗中。
豆腐脑的卤子,
黄花菜、木耳、香菇一样都不能少,
而香菇和木耳在东北有更高的要求,
因为这两样在东北绝对不能用劣质的原料替代,
把这两样东西从小吃到大的东北人
能吃出区别
如同刻在了基因里一般。
更有甚者,
林业专业的教授们
甚至能吃出加了农药的木耳和正常木耳的区别,
更不用说
那种脆脆的毫无味道不知道是什么植物的东西。
木耳,必须是肉头的,
不能是脆硬脆硬的。
而卤子的灵魂,
一定是香油和蒜汁。
小小的路小雨第一次吃到豆腐脑的地方就是自己家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