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撷萃_编程试听课的感受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编程试听课的感受(3/5)

我是没这么觉得,只是不想浪费钱,虽然钱的数目也不多,但是能够多接触,多体验,多用心都是对得钱了。

然后昨天还有一个理财课的广告也是打动了我,因为我发现理财也好,编程也好,他们的思维都是规划性的思维。

比如那个广告是这样说的,我都记录下来了:

如果中了500万你会怎么花?

消费思维(以下简称消):500万?200万买房,100万给爸妈养老,50万买车,剩下的自己花。

理财思维(以下简称理):贷三套房,五年后卖掉一套,还完其他两套,净赚一套房。

中100万呢?

消:买自己喜欢的包包,然后去全国各地旅游。

理:100万分三份,一份消费,一份保值,一份投资。

如果没有中奖,而是月薪3000呢?

消:别提了,吃饱饭就不错了。

理::每天记账,控制收支,每月用工资的三分之一,坚持去投资。

如果没有接触过编程,我不会发现这个广告的用语是用什么逻辑,只会去听内容,看看是不是对我有帮助。

可是接触过之后,就发现,它的广告语完全就是先赋值,这就是编程语言的思维。

当然如果赋值错了,那么满盘皆输。

而中文很有意思,它会带动人们的感情,可是,往往要看完全部后才发现里面的赋值是什么。

当然如果静下来心来好好地体味中文,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但是西方的编程语言,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目的性很强的。

就是那种把欲望写在脸上的感觉。

这是受赋值影响,也就是说,西方人的思维习惯,有他们的文化背景以及环境,他们就是那样的。

而中国人,并不喜欢直抒胸臆。

对于把欲望写在脸上的人,都会敬而远之,不怎么会喜欢的。

而我的想法呢,看情形,有些情形,假如无法名状,知都不知道,怎么订目标呢?那时候的目标不是在敷衍,就是根基很浅,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的。

而有些事,比如说看得见摸得着的,那么可以制定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