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说,陆战队与陆军的最大区别就在这里,无可厚非,不然陆战队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换个角度看,在内陆战场上,陆战队的表现不比陆军好,那么在滨海战场上,陆军的表件也不见得比陆战队好。
可以说,这也是共和国当局将美国本土战场分成两个部分,让陆战队负责滨海战场、陆军负责内陆战场的主要原因。
问题是,对美国当局来说,这无疑是一线希望。
说得直接一点,在共和国陆军参战之前,美国当局还希望依靠阿拉帕契亚山脉挡住共和国陆战队的步伐,在稳手中部与中东部地区、特别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地区的情况下,与共和国进行停战谈判,争取获得最好的停战条件。
随着共和国陆军参战,美国当局的这一指望迅速化为泡影。
必须承认,共和国陆军的表现非常不错。
要知道,在美国本土的作战行动是由共和国总参谋长、兼陆军参谋长袁晨皓大将大战爆发后,共和国当局就破除陈归,恢复了在和平时期不设立的大将与元帅军衔,并且对如何授予这两种军衔做了明确规定。即大将主要授予那些为战争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军人,而元帅只具有象征意义,与军职并无关系。在大战期间,袁晨皓与华剑锋、海军航空兵的梁国翔、天军的梅乐驰与戴相龙、陆战队的周博义等十人成为了第一批被正式授予大将军衔的将军。其中又以袁晨皓与华剑锋居首亲自指挥。
毫无疑问,袁晨皓的能力是不需要怀疑的。
当时,几乎很多人都认为,共和国陆军在波士顿上岸之后,会将底特率作为首个进军目标,并且沿着陆战队打通的南下通道,先去纽约,再向西前进,沿哈里斯堡、贝德福德、匹兹堡、克利夫兰、托莱多的路线进军底特率。如果能够设法向五大湖地区运送一批舰艇,哪怕是气垫船,共和国陆军甚至有可能在到达克利夫兰之后,直接渡过伊利湖,在底特率附近上岸。
要知道,底特率是美国五大湖地区的工业中心。
毫无疑问,这咋小诱惑太巨大了。别的不说,美国历史上那些知名的企业,比如通用、福特与克莱斯勒这三家汽车公司的总部都在底特率,所以这座城市又被称为美国工业化的心脏,而以该城为基地的旭球队就叫活塞队。总而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