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古镇,来到一个古村。
纳禄村的大门高大宏伟,是现代修建。穿过大门,沿着道路往里走,来到村民居住的村口,村口边的文化墙黑色墙体上介绍象州县罗秀镇纳禄村是明朝朱元璋后裔即靖江王,当年为躲避李自成追杀,逃到偏远广西象州,选址于依山傍水的纳禄村建造而成。但是来到村口,看到的却是现代建的飞檐瓦村名墙,上面竖写着几个汉字,右边竖行黑色字写“中国传统村落”,左边一竖行红字写“纳禄村”。
回到自己老家,小朱就像是打开话匣子的导游,龙美一行人进村,解说着每一处,而她的两同学则找角度拍照,没跟上他们。
“相传明朝朱元璋后裔靖江王,当年为躲避李自成追杀,携带家眷逃到偏远的象州。一路舟车劳顿,马乏人疲,行至罗秀,看到这里野草青葱,四周流水围绕,旁有一山,树木繁盛,依山傍水,如果在这里安家”
“前有环水,背有靠山,是个风水宝地对吧?”龙美跟着说。
“对啊对啊,背有靠山,你懂风水啊?”小朱问。
他们来到一块石碑前,小朱又开启导游的讲解模式。
“这块石碑据说是从运江镇螺蛳山搬运至此的“圣旨敕封碑”,于乾隆五十五年正月所立,距今已有200多年。”
这块碑已斑驳且有明显裂纹,但雕刻的文字依稀能辨。龙美和小宋用手机从各个角度拍照,而龙美则对其中的碑文详细拍照记录,大意是朱淑龙因奉公勤政得到皇帝恩赐殊荣,福泽全家,要求子孙后代要修身敬业,发扬好先祖宏业。
龙美随小朱走进巷道。
一眼望到底,巷道设有四个闸门。第一个闸门是方正的,第二道门后是拱门。头门有三重设计,最外为直柱,上下石板皆有五个柱洞。巷道里挂着现代的火红灯笼,跟古巷显得不协调。或许是门框因为年代时光变迁,变成暗淡木头。
龙美走上石板,手扶门柱,看着打开的两扇门,心想几百年前,这门应该是暗红色才对,门背有门栓;后为横杠,左右有门洞穿插。闸门上均有屋檐,檐上有两头翘起的飞檐,远看像一只大鸟张开了翅膀。巷道的门旁皆留狗洞,方便狗子进出。
他们随小朱走进一个大院地面也独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