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沁甜,悟性高到凡事只教一次,她便记住。
还写得一手好字,琴棋书画都有涉及。
可见小婶在教养岁姐儿一事上耗了心血。
老夫人听了很是自豪。
不是她夸,六丫头打小就机灵,学什么、记什么都极快。
为大方,处事又极有魄力,唯一可惜的是身边没有一个帮衬、指点的高人。
“……统共就这么几日,规矩能学好到哪里去呢?不过是学些待人接物的章程。唉,如今被你母亲一折腾,祖母不想让你为难,这规矩不学也罢了。”
卫姮其实并不担心章氏。
她是被亲生母亲伤透了心,今日又被训上一回,心如止水,没有半点难受。
笑道:“母亲素来如此,我早已无所谓,她闹她的,我顾我的便成。岁姐儿有心学,悟性又高,依孙女来看,既是开了头,没道理中路止。”
“继续学着吧,母亲那边孙女自会去说。”
老夫人很是心动,但——
“算了,回头到了你小叔放任的地儿,祖母与你小婶细细为岁姐儿寻一位嬷嬷。”
外头传来碧竹的声音,“姑娘,六姑娘、方嬷嬷来了。”
帘子打起,六姑娘卫岁晚并方嬷嬷走进暖阁。
两人在荷苑那边并不知青梧院发生何事,只觉着气氛似乎有些不太,但瞧着又个个笑语嫣然,不像有事。
岁姐儿压下心里头疑惑,规规矩矩给老夫人福气。
别说,就这么短短一日的指点,一举一动是发生了大变化,从走路到微笑,再到福礼皆是有章法。
“孙女见祖母,祖母万福金安。”
清甜的声儿像檐下的铃铛,字字清脆,字字得体,如春风拂柳好不令人舒服。
瞧到荆氏眼眶一亮,又继而微微酸涩。
不过是一日姐儿就有如此大的改变,这要多学几日,定更胜以往啊。
只可惜,姐儿没那个福份。
方嬷嬷很快知晓了原委,不禁看向卫姮。
卫姮笑道:“嬷嬷,我自然是想着您能继续指点六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