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相信,整个礼部,都会与他同进退。
然而,等了一个月,礼部尚书发现,没人来请自己回去,他的位置也已经被新人顶上了,就连自己从前培养的乡党也一起被扫地出门,离开了礼部的关键位置。
此刻,他想后悔也已经晚了。
因为愿意给太后办事的人,可真的不少。
从前,官员们给先帝办事是不好办的。
因为先帝让你办事,是不负责的,所以下面办事的个人能力极为重要。
你又要打点好各方的关系,又要平衡好各方的利益,还要想办法搞来银子把事情给办了。
最后,干成了功劳是皇帝的,没干成,那罪过全是你的。官员们才会互相推脱,一件事情踢来踢去。
所以能在先帝手下做成事情的,那都不是一般人。
但太后的风格,跟先帝截然相反
太后做事风风火火、干脆果断,只要决定了,马上要就办,不允许推脱和拖延。
但只要你肯做事,要钱就给钱,要人就给人,要兵就给兵。
办事的过程里,要是出了问题,太后那是极护短的,只要不是十恶不赦的罪过,她都能给你摆平了。
事情办好了,功劳给你,升官发财是少不了的,还能落下好名声。
于是乎,太后就这么连削带打的,把前朝那些不服她的官员给清理了一遍。
剩下的,别管心里怎么想,表面上,也都是对太后恭恭敬敬的,轻易不敢说自己不干了。
只是,咱们太后还是太能干了。
恩科的事情刚定下,还在筹备之中,太后又要办第二件大事。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太后临朝后办的第二件大事,就是要操心大齐百姓的碗饭。
太后的想法相当的朴素,她不在乎什么千古流芳,也不在乎她这一朝能出什么能臣,出什么了不得功绩。
她就要她的百姓都吃饱饭。
子民子民,当妈的就没有让孩子饿肚子的道理。
所以,香君要搞清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什么大齐的百姓如今会吃不饱饭,为什么每年那么多人要鬻儿卖女?
户部的官员愁的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