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诗痕:那些触动心灵的歌赋_宋词的来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宋词的来源(1/2)

从音乐角度

-隋唐燕乐的兴起:隋唐时期,燕乐融合了中原音乐与西域音乐等,曲调丰富,为配合燕乐演唱,产生了长短句形式的歌词,是宋词的重要源头。

-民间曲调的影响:民间流行的许多曲调,如《竹枝词》等,文人依调填词,后逐渐规范,成为词的一部分。

从文学角度

-六朝乐府的传承:六朝乐府民歌的抒情风格、表现手法等为宋词奠定了基础,其在形式上的灵活多变也给宋词以启示。

-唐诗的演变:部分诗人开始尝试依曲填词,如张志和的《渔歌子》等。同时,唐诗的艺术手法、意象等也被宋词继承和发展,一些诗句被直接引入词中或化用。

从社会环境角度

-城市经济的繁荣:宋代城市商业发达,市民阶层壮大,为满足市民文化娱乐需求,勾栏瓦肆等娱乐场所兴起,词作为一种能配乐演唱的文学形式,在这些场所广泛传播。

-社会文化氛围:宋代重文轻武,文人地位高,文化氛围浓厚。文人之间以词唱和、宴饮娱乐,促进了词的创作和传播。朝廷也鼓励文化创作,为词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

从艺术自身发展角度

-词体的逐渐规范:从晚唐五代的花间词派,到北宋柳永、苏轼等词人,不断对词的格律、形式进行规范和创新,词牌增多,形式更加丰富。

-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风,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派,以李清照、姜夔为代表的婉约派等多种风格,相互影响,共同推动了宋词的发展。

古籍类

-《隋书·音乐志》:由魏徵等编撰,是论述君王雅乐和庶民燕乐的综合性音乐文献,能帮助了解隋唐音乐体系对宋词起源的影响。

-《旧唐书·音乐志》:后晋刘昫等撰,保留了大量唐代音乐制度、乐舞歌词等基本史料,为研究宋词的音乐源头提供依据。

-《教坊记》:崔令钦所着,记载了燕乐曲名三百二十四调,大曲四十,有助于探究宋词与唐代燕乐及教坊的关系。

-《碧鸡漫志》:王灼所撰,专门探讨词调的渊源、演变等,对研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