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一脚了。但我对他们的未来不抱多大希望,他们似乎是疯了,他们每天都在花费无数的资源在验证一个个不可行的方案,就像是在使用不同的材料搭积木式的增强他们的性能,每次都在为下次积累经验。
其实我看的明白,他们就不想闲着,很多设计他们也明白不可行,但是他们还是投下巨资用以研究,唯一支撑他们的或许就是希望奇迹可以出现。”
林森:“你认为他们还需要多久能突破,造出可以实用的可控核聚变装置,能为我们提供巨量能源的那种,甚至可以将之作为未来战舰的动力装置,成为无工质辐射动力发动机。”
丁仪:“使用的可控核聚变装置什么时候能建造成功我不清楚,或许一两年后,或许10来年也未能突破。
即使我们现在能成功建造出,它也是最初级的聚变方式,它的聚变原料来源就是一个大问题。即使我们解决这一切问题,它也是不可能短时间进入实用阶段,最中间还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现在的聚变能量利用方式说白了还是在烧开水,我们感觉一切都已经非常接近成功了,但是感觉就是欠缺了什么?
而且这样的可控核聚变就算成功了,暂时对人类可能也没有太大的作用,人类需要的成功,我们却迟迟给不了他们。
至于未来战舰的动力,也就是可控核聚变装置小型化更是遥遥无期。”
林森:“也就是现在的可控核聚变实现途径就是在试错,如同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尽管这个故事不那么真实,但是试错可能是唯一的途径了,就看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找到那根灯芯了。
丁博士,你可以介绍下可控核聚变的途径吗?另外,你对可控核聚变的途径有其他的猜想或研究吗?或者是否设想过其他的实现途径?我希望你们近期还是从事寻找新的可控核聚变途径的研究,你只管想象,任何想法都可以提出。”
丁仪:“你说的没错,他们就是在试错。目前使用的聚变方式还是磁约束型核聚变和惯性约束型核聚变,现在他们都还是一直在改进这两种方式。我也设想过一些其他方式,并提出过一些新的途径也被证明不可行,我现在每天脑中几乎都是新的可控核聚变实现途径。
对可控核聚变取决于三大要素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