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面壁者助手_第35章 量子遂穿模型猜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5章 量子遂穿模型猜想(2/4)

就是两个质子结合成一个新的原子核,质子带正电荷,核聚变就是质子要克服质子间的斥力并结合到一起,也叫克服库伦壁垒。这种结合会损失质量(也叫结合能),释放大量的能量。

但是我们是否考虑过,离得这么近的两个质子,他们的电荷斥力有多么大?质子是怎么结合在一起的。

答案就是强相互作用力,也称强力(强力是宇宙四大基本力之一,其它的力是,引力,电磁力,弱力),强力非常强大,不过作用距离比较短,它能克服强大的电荷斥力将质子都牢牢束缚住。

三体的“水滴”的表面材料就是使用这种力将原子核都束缚住,只需要用简单的撞击就能摧毁所有的人类战舰。这种材料处于原子简并态(原子紧紧的挨在一起,白矮星物质)与中子简并态(中子紧紧的挨在一起,中子星物质)之间的一种物质。

(经网友指正修改,作者之前将“强相互作用力材料”就理解是完全版的强力材料,若是三体真正有这种技术,重聚变都可以了,真的没必要来太阳系了。三体人应该只能初步利用这种力,扩大了强力的范围,拉近原子简并态的原子核距离,并束缚住。所以原著说的也就比太阳系最硬物质硬百倍,完全版的强力材料的硬度将是万倍。)

弱相互作用力,也称弱力,主要作用于各种费米子,制约着各种放射性作用,这里不过多介绍。铁元素前的元素通过聚变会释放能量,铁元素后面的元素通过裂变释放能量,换句话说铁元素后面的元素要是还聚变就要吸收能量了,宇宙总数可以平衡的。

再说量子遂穿,正常的核聚变就是两个质子一步步克服电荷斥力相互靠近,最后被强力捕获。而量子遂穿就如同是趁着电荷斥力没注意就刷的一下跑过去了。一个要翻过高山达到另一面,一个发现有个隧道,直接从隧道穿过去到了山的另一面。

林森让丁仪计算的就是这种量子遂穿的模型,以及激发增加量子遂穿概率的方式。

林森不知道的是,他提出的量子遂穿模型的方式是大低谷后期使用的核聚变方式,那是核聚变成熟的标志。而在原时间线中,5年后丁仪使用的也就他后一直假设“日光灯原理”的脉冲式聚变裂变混合堆方式。

丁仪在成功后,转入高能粒子研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