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会到来,估计与我们接壤的邻省湖北都有人过来,卖小吃的也会过来,那时候的小吃主要是西瓜和黄麻花梨,红薯和马铃薯之类,再无其他小吃,可以用钱买也可以用粮食兑换,还可以趁天黑浑水摸鱼,那时候对吃的没什么么奢求,只要能饱腹即可,现在回忆起来好像没听说露天电影出事故,大家都很自觉和克制,顶多吵嘴几句,踩几脚,不会推诿,造成大的事故,民风淳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小伙伴们肯定是结伴游玩和看电影、录像,就那么多玩伴,村里就那么多人,不团结也没办法,小米云只喜欢跟一个比他大的人玩,同一组高一届的学生,其他玩伴都比他小,不留级就是同班同学,在村里多出四十多个同班同学,万事不能假设,生活自有规律。后来即使全村搬走打乱在两省各县城,两人在初中任然有交集,到初中了还有交集,这就是伙伴关系的缘分,冥冥之中的安排,小米云上初一全村搬迁,从此十年玩伴各不相见,任然在学校和家里再续了三年伙伴关系,家里见了最后一面,初中学校2年见过几面。
打纸板的十多种游戏就不说了,废书本,学完的书本都成了童年的玩具,也是同学们集中主要玩的项目,我想全国各地都有,只是玩法风格不同,80后应该都有经历过,在学校课后的主要项目,只不过假期周末,我把他强化了一下,带着小伙伴组团去各大队打pk,有输有赢,重在参与吧!丢硬币也是一样,受众小,没有那么普及,弹珠子游戏算比较普及,还是我从五六年级外村那边学回来发扬光大的,有点费钱,要真金白银去买弹珠玩,而且弹珠子碰撞会有损耗,输赢更不用说,也是可以全村都玩的游戏,只有学生爱玩,有点败家,本来饭菜钱和零花钱不多,买了弹珠子玩具,就只能吃白米饭泡自来水下肚了。不提倡的游戏不说了,到现在已经退伍了,80后有限的玩具,90后和00后已经不感冒了,看都不会看,多的就是智能玩具了,甚至都有游戏厅了,可以去打各种三国和拳王争霸赛,还有各种小霸王游戏机学习机,我们读高中的时候正好雨后春笋的普及了游戏厅。
在河边捡玩具,也是小伙伴最爱玩的时候,大家顺着河边走五六里路来回,就是河边有螃蟹和虾子都不爱,河边总会刮来各种玩具,不知道来源那里,可能是湘鄂两省城里飘出来的玩具,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