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陛下三征高句丽皆铩羽而归,徭役赋税具增十二。殊不知苛政猛于虎,民心覆水,这大隋朝定要四起动荡了。”李渊将深红色的文书搁置在石桌上,微捋胡须,眸光流转看向立于自己身侧的少女“三娘有何看法。”
被称作三娘的少女垂眸,“俯首称臣,盘踞一隅而不顾众民实属下策,在其位谋其政,救济一方黎明,可得领地人心为中策”少女顿了顿,倏尔抱拳单膝跪地“天下苦隋久已,顺民意清君侧,若为尧舜,为上策。儿愿为阿耶先驱!”
此言一出,周遭寂静,只剩下轻细的呼吸声。少女低着头,还保持着下跪的姿势,有几许清风拂过,吹动少女发髻上的玉石坠子,叮当作响。
李渊目光沉沉的睨着他的女儿,忽地拊掌大笑出声,随后便将少女扶起,语气严肃“三娘,告知建成,世民和元吉。”
李渊抬头望着数日来阴云密布却不见落雨的天空,缓慢而又坚定的说着“我晋阳不忍贼子窃国,召集兵士,遵隋勤王。”
少女点了点头,只答了一声是,便行礼告退。
而李渊此举似乎是早有准备,在少女以信鸽通知她的诸位兄长点兵后,不到半月,便兵聚晋阳,时为大业十三年。
在江都水患爆发之际,李渊于晋阳起兵,时是五月,春雨欲来,万物竟有复苏之风。
“三娘,这一路走来,我军势如破竹,不出三月便可抵达长安。你又为何愁眉不展”男人面冠如玉,身骑白骢马与少女并行,说话间递给少女一雕着精致花纹的檀木盒子“这是三弟托我给你的生辰礼物,是册封天策上将之时,他特意向萧皇后讨要的金枝凤钗,只是可惜他自此再也不能帮你庆生了。”
少女牵着缰绳的手紧了紧,美目中划过一丝杀意,接过了那个檀木盒子,却并未打开,只是小心翼翼的放进怀里“二哥,谁让我失去什么,谁就要为此付出更盛于此千百倍的代价。我李照宸,以此立誓,斩尽宇文。”
李世民抿了抿唇,看着他一母同胞的嫡妹,只觉得无法出言劝阻,他自小时起,在众多兄弟姐妹之中,最为交好亲近的便是三娘李照宸和三弟李元霸。而如今李元霸被宇文成都设计致死,他自己尚且不能化解心中悲愤,又何以开导三娘呢。
“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