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回了席上,借着入席的功夫匆匆扫了一眼,倒见所有人都在,只明诗婧一个人不知去了何处。
她身边常带着的那个奶嬷嬷张氏正在替她将鱼骨头挑去,明锦想了想,干脆叫鸣翎给张氏传话,说她这一趟回来,给诸位姐妹都准备了礼物,这会儿想叫人送了,怎么没见二妹的人影。
张氏面上也露出惊讶来,与鸣翎耳语了两句,悄悄出去寻人了。
鸣翎回来了,但隐在她使女之中的阿丽已接了明锦方才的眼风,隐入了外头的黑暗之中。
一会子后,张氏便寻了明诗婧回来。
她一改方才在席间垂头丧气的模样,眼角眉梢都有几分藏不住的喜意——这多半不是为了什么明锦的礼物,而是因为那个人告诉她的消息。
果然,后来明锦叫人取了礼物过来,有心试探她一二,将原本给她备下的蜜蜡松石手串,换了一对籽料的和田玉镯子。
这原是她给自己留着的,但也是明诗婧最喜欢的料子。平素里她就是得了和田玉的耳铛都欣喜若狂,但今夜看过这一对镯子后,面上虽确实笑意盈盈,可只看了一眼便合了起来,笑容倒愈发得藏不住了——她这分明,还是在为了自己以为的夫婿开怀呢。
明锦的心愈发跌入谷底。
若是前世,她兴许不会将这种事情放在心上;
可重来一世,她已知晓未来王府恐怕命途多舛,不得不在这些怪事上多留心眼。
“母亲为我定的婚事……原来竟是他?”
明锦反复在心中咀嚼了这句话,心头不免浮起些忧虑。
首先,母亲给她定婚事。
二妹已然十三岁,后年就要及笄了,这个时候议亲,其实也不算太早。但是正经官宦贵胄之家,议亲都讲究一个长幼有序,她自己身为长姐都还不曾定下亲事,怎么可能越过她先给二妹定亲?这一句,便不可能。
其次,原来竟是他,如此也不太坏。
这就说明,二妹得知的那位夫婿人选,她是见过的,而且与她原本知道的相去甚远,兴许出身不是很好,却是得二妹喜欢的。
王府家教甚严,虽说时下男女大防不如前朝一般森严,滇地更是民风开放,但父王并不许自家姑娘过早接触外男,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