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既然今日四郎也来了,那就把这么定了,我本武人不通文墨,就不用学他们文人那套用不着束修,就给老夫磕几个头敬个茶就行。”
陈友明一直垂手站在老吴身后,听闻路广清这么一说再见老吴朝自己点头赶忙走过去跪在地上“咚咚”磕头,早有一丫鬟端上一杯香茶递给陈友明,陈四郎神色庄重接过来再满脸虔诚小心翼翼的敬上,路广清笑眯眯的端过来放在嘴边轻嘬一口就放下搁在桌子上。
“做我路广清的弟子,有几句戒言望四郎谨记于心,忠君报国、尊师重道、知行合一、多仁少杀。”
陈友明伏地而拜,“弟子定铭记在心,不敢违背。”
路广清特地起身双手把陈友明扶起叹曰,“吾今得此佳徒此生无憾也。”
吴登杰又谦虚几句,路广清再高赞几声,还说留老吴吃饭,老吴连忙以事多为由推辞,路广清便不再强留,陈友明把老丈人一直送到大门外,老吴轻拍自己女婿的后背说道,“希望你能用心学习,将来能袭我的职振兴卫所,你这孩子向来有主见,我其他的话就不多说,你好自为之吧。”
陈友明眼睛有点湿润,都两世为人理应心硬如铁,可情到深处还是有点辣眼,“多谢泰山教诲,小婿不敢松懈。”
送走老吴陈友明回到堂屋,路广清已然把刚才那杯茶喝得干干净净,“四郎的茶就要饮完,为师高兴,来来,好孩子随我去书房。”
明中后期社会整体上重文抑武,卫所里中高层官员渐渐热心起“之乎者也”,也纷纷学文人弄起书房搞点书籍摆着装样子,别人来参观还能送上一个“书香门第”的马屁,陈友明心里在想老师这书房会是个什么景象。
路广清推开书房,陈友明紧随其后,书房地方不大有桌子有书架,抬头一瞧书架上就三本书,这才叫“纯粹”的书房。
“我们武人只读三本书,《孙子兵法》、《六韬》、《纪效新书》。能把这三本兵书读熟领悟透,带兵打仗就有了依靠,四郎,听闻你还未蒙学,还不识字?”
陈友明小声说道,“在宝应老家跟着爹爹习得几个字。”
“是吗?那太好了,省的为师得从《三字经》教起了!另外为了省去早晚来回奔波之苦就住在这里,我让人去和你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