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回村创业,全村暴富_第102章 厚积薄发(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02章 厚积薄发(下)(2/3)

边要尽快做到自负盈亏,至于村民用电的费用,到时候村委会这边会统一跟电厂结算的。”

电厂的问题自始至终孙同就没怎么关注过,他本身对这一行就不怎么懂,胡乱插手反倒会惹出更多的麻烦。

反倒是德令大学那边,那才是孙同关注的重点。

就这么说吧,自打大学的建设开始以来,孙同基本上每周都要开车去那边看一看。

看着学校一点点被捡起来,孙同又何尝不是豪气万丈。

当初村里收购的几所学校的师生如今已经全部都迁移到德令大学的新校址了,而学校新一年的招生工作如今也都已经完成了。

说起来德令大学在命名还是占了市里和县里的便宜的,正常情况下德令村作为德令大学的主要出资方,德令大学算是正儿八经的民办学校,是不允许用大学这个字眼的,只能使用学院二字。

可就因为德令村接着鸡毛当令箭,挂着滨城市教委和壮河县教委的‘羊头’,所以德令大学就有了使用大学两字的资格。

真要说起来,德令大学如今完全算是一家正儿八经的二本大学,至于学校每年教育拨款的问题,为了符合国家要求,德令大学这边专门成立了一个专项教育基金,日后滨城市政府,庄河县政府以及德令村每年都要向这个基金拨款,市政府那边因为只出了一个名头,所以每年只需要出100万的资金意思一下就行了。

相比起市政府,壮河县政府这边倒是对德令大学更为上心,这毕竟是壮河地区第一所本科大学,所以县政府这边经过开会讨论后,决定每年向德令大学拨款1000万资金。

这两笔资金的使用方式孙同这边早就已经想好了,学校接下来将会成立一个助学基金,到时候这两笔费用会用市政府和县政府的名义打入助学基金,这笔钱除了要拿出一部分当做学生的奖学金以外,剩余的部分将会用来资助贫困学生。

至于学校真正的教育拨款,那主要还得看孙家村这边,一所正常的二本学校,每年的教育拨款大概在3~5亿左右,孙同想要把德令大学发展起来,每年只给学校这点钱肯定是不够用的,所以他这边打算每年向学校拨款10亿资金。

当然这只是初期的拨款额度,等学校以后搞出了成绩,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