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三个月,不多不少,刚好完成。
这不是我的第一本书,第一本书是编的一本教材,当时还跟同事调侃,这应该是我这辈子唯一一本书了吧!他也回侃,难说你以后会出自传的!
一语成谶,不过是半谶。
爱情的情节基本全假。
亲情和友情基本全真。
初四那年——没错,当年的义务教育有五四制和六三制,我的初中读了四年。爷爷在吃饭的时候告诉了我身世,小说里允曦当时的心理活动就是当年我内心的真实写照。
“没有根。”我在日记里写道。
后来爸爸跟我说我身世的时候,也用了这个词,我才又想起,他和妈妈偷看过我的日记,所以小说里被偷看日记的情节也是真的,流泪。
很庆幸有挚友在身边,林佳是我高中才结识的闺蜜,所以其实初四陪我走出阴霾的并不是林佳,而是已在美国定居多年的初中闺蜜,是她那句关于“缘分”的话在得知真相的当天就开解了我,否则当年心智不全的我一定很久才能跨过那道坎。
现实中的父母比小说中的父母还要宠溺我百倍,给我无限宠爱的同时也给我带来巨大压力——为我而活,无法沟通,曾经让我感到无比窒息。
好在一切都已过去,在写父母那些片段的时候,我也在重新审视我和父母之间的感情——感动和感恩,仍是我对父母感情的主旋律。
和林佳的很多情节都是真实存在的,比如高中卖我的初恋,比如在破处上摆我一道,比如我带所有男友去她家蹭饭,再比如在她大学寝室的“恐同”。
是的,我曾经真的恐同。
天意弄人,恐同的尽头是成同。
夏璟,其实是“夏”和“静”的合体。
夏是改变我人生轨迹的人。
我曾想,如果当年进了银行而不是高校,如果当年学校没有给她们专业开我的课,如果当年没有在她之前遇上前一任男友,甚至如果哪天错过一班公交,哪天少吃一口饭,哪天拖堂两分钟。。。我们都不可能相遇。
缘分,初四之后就是我的信仰。
静是陪我度过人生至关重要时期的人,现实里也是羽毛球专项。
夏璟的性格,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