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0年,中国月球基地完成了它的改造,研究人员没收了早已废弃的欧洲美国的基地,因为曾经他们的研究者本打算将其作为能源运输中转站,所以每个基地都储存了相当大一部分能源,中国的研究者则利用其这些能源,将其打造成了几个巨大的喷气机器,从而运送月球及上面的中国人逃离这个已经再也不属于人类的太阳系。因为年代久远,我们已经不能得知当时的中国人对抛弃的地球人会有什么看法,但是通过新地球上城市的命名,我们还是可以看得出他们挺怀念地球的。无论是新京市的怀亚区、远乡区;还是长河市的念湘区、粤里区;其最初的目的都是为了纪念地球而命名的。
这颗一半是由人类打造的星球和原来的地球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这颗星球的人们并不是居住在星球的外表面,而是居住在星球的内表。因为首先人们已经发现月球内部是镂空的了,如果在外表生活很可能引发月球塌陷。而且毕竟是作为一个流浪的星球,一定是要做好陨石的防控和意外的出现的。而且当时的科学家已经完全有能力去克服引力问题了。方法如下:通过调节喷气的气流大小,以调整整个星球的速度,因而导致离心力要远远大于向心力,所以星球上的东西都是被“甩”出去的,就像滚筒洗衣机的衣服一样。但是如何使星球表面不会被分崩离析呢?科学家的办法是用一个巨大的连起来的非常厚的铁壳将星球球罩住,这样星球就会一直处于向外挤压的状态而不会解体。
整个星球的内部是一个小型的太阳,约占整个星球的四分之一左右。这个太阳的光照强度会随着时间增加或者减退,一天的光照时间大概在6到8小时左右,晚上其会自动熄灭,换上光亮非常微弱的类似月亮的东西。时间不同是因为人们人为地将这里的时间分成了四季,当然,因为可调控季节,所以除非是有什么特别特别的需要,比如说哪个地方起了火,星球是不会有太极端的天气的,一年的温差也不会相差很大。有时候因为需要,比如某个领导生日什么的,他甚至可以直接从雨季马上变为大晴天。当然,也有和气象局有不错关系的人,在表白女孩子的时候会故意让他表白的那个地方下一阵子雨。这里每个城市都很大,也相隔很远。通常情况下,每个城市的天气都是一样的,但不同的城市天气会有略微差别,比如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