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没有,您客气了。之前我们就和你们厅里说不需要当地接待了,请问您是?”
一级警督说道:“我是山都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二大队的大队长,叫梁凯,这位是我们的民警老莫。”
韦锦点点头,说道:“梁大你好,我们现在需要去看一下坠楼的现场。”
梁凯伸手做出一个请的手势说道:“各位领导请随我来。”
楼下的坠楼现场是一片棕黄色的瓷砖地,也已经被警戒线围了起来,边上的屋檐下坐着一名协警在看护现场,而里面的血迹也基本被雨水冲刷干净,只有瓷砖缝隙里面的一些细微红色,还有一地的碎玻璃显示这里曾经发生过惨案。
韦锦扭头看向梁凯,说道:“梁大,为什么这么多天了现场还没撤啊?”
梁凯说道:“这个涉及信访,涉及舆情,我们也没敢马上下结论,所以”
韦锦点头说道:“哦确实是,有娘家的家属告到上头去了,说你们没有破案,并指名道姓孩子的父亲是凶手。”
梁凯说道:“是的。”
韦锦说道:“孩子家属在哪里。”
梁凯说道:“在他们另一处住处。”
韦锦说道:“好的,我们看完这里之后,麻烦你们带我们去见一下家属。”
梁凯说道:“没问题,我们今天就是专门为各位服务的。”
接着,韦锦对我们使了一个眼色,冯霞和李飞宇开始又装模作样勘查现场,而我和韦锦及覃洁当然也开始用法力扫描现场。
最关键的当然是那些碎玻璃,通过被翻动过的微观痕迹,我知道这些玻璃起码也被先前的警察用放大镜和试剂等设备筛查过几轮,但是他们不可能带着电子显微镜来查看,而我们仨就是移动的电子显微镜。
之前也说过,华人神探李昌钰博士的物质交换说是当今侦查机关勘查现场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一,而其渊源其实是法国著名的法庭科学家和侦查学家埃德蒙·洛卡德(ed
dloca
d,1877~1966)博士,他是个固执的学者,穷其一生都在为犯罪现场中物证的取证和鉴定工作努力着,之所以说他固执,是因为他一辈子都坚信着那么一件事:——犯罪者,必留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