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波在茶水间遇到李苟定时,忍不住夸赞道。
李苟定笑了笑:“可能是中午散步的功劳吧。”
刘波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看来我也得试试。”
随着夜幕的降临,李苟定结束了一天的工作。他整理好桌上的文件,准备离开办公室。在门口,他遇到了张海,但这次不是张海一个人,还有一个他不太熟悉的面孔,乡政府的另一位老员工,名叫王伟。
“苟定,今天的报告做得不错。”张海难得地夸赞了一句。
李苟定微微一笑:“谢谢张哥,我会继续努力的。”
王伟,一个平时不太言语,但工作能力极强的人,此时也开了口:“苟定,我听说你对工作有些新的想法,有空我们可以聊聊。”
李苟定点了点头,感到有些意外,但也很期待:“好的,王哥,我也很想听听您的建议。”
明白了,我将去除研讨会的情节,为第四章设计一个新的剧情,聚焦于乡镇党政办公室内部的工作摩擦。
在青松乡政府的党政办公室里,李苟定正专注于整理一份关于乡镇基础设施改善的提案。他希望能为乡镇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苟定,这份材料你帮我送到财务室去。”张海,办公室里的老油条,手里拿着一叠看起来已经有些时日的文件,脸上带着他那标志性的似笑非笑。
李苟定点了点头,接过文件:“好的,张哥,我马上送去。”
张海转身离开,嘴里还念叨着:“这就对了,年轻人多跑跑腿,锻炼锻炼。”
李苟定看了看手中的文件,发现这并不是紧急的工作,而且按理应该是张海自己的职责。他心中虽然有些不满,但作为新人,他选择了沉默。
在茶水间,李苟定遇到了刘波,同样是今年新进的科员,两人很快成为了好朋友。
“苟定,你发现没,咱们这些新人总是被安排做额外的工作。”刘波抱怨着,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服气。
李苟定点了点头:“确实,我也感觉到了。”
“我算看明白了,他们就是怕揽事,能推就推。”刘波愤愤地说。
李苟定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咱们是新人,多做点工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