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兵喝了酒,听到这些话很受用得意写在脸上,准备送大夫回去。
他也不想犯人路上死了,女犯朝廷每天发给十五文的伙食费,他们一天至少可以省下十文,蚊子虽小到底是肉。
“张军爷,大夫,且等一等,劳烦给我也买几付治风寒和腹泻的药包。”
闻言,张兵努力张开稀松的眼睛,原来是兵部尚书的大小姐赵静宜。
这位,有钱,有钱人呐,那锦缎包袱,当铺直接给了十两官银,还道有好货继续送来。
“大夫,那你也给她看看!”
“好。”
老大夫跟张兵合作十几年了,知道底细,连忙把药箱打开,介绍道:“这是治疗风寒的药,一般两付起效,这是治疗腹泻痢疾的喝上一付没作用就不用再喝了,这是滋补的药比较贵,五付起步,一付要半两银子。”
“治风寒的要21付,腹泻的要3付,滋补药要3付,大夫您给算算多少钱。”赵静宜说完,老大夫拿一个粗布麻袋一包包的装药,边算账。
“诚惠3两。”
青萍袖笼里取出二两银子递给老大夫,张兵兴奋的眼睛都直了。
“大夫,您看,我们买了这么多的药,路上也没东西熬,您这两个瓦罐,可不可以卖给我?”
赵静宜看上的并不是药包,而是老大夫箱底下两个草垫子包着的土瓦罐,约2寸高,口小,长一个圆嘟嘟的肚子,有一个半月形手柄,黄土烧制而成,可以烧水,可以煮饭,当然能熬药。
“看在你买这么多药的份儿上,您给个一百文算了。”老大夫有些舍得。
“多谢大夫!”赵静宜接瓦罐,青萍犹豫着,她们没有零钱。
张氏眼疾手快出钱,把这两个瓦罐买了下来。
张氏把两人送到门口,眼见着他们往前走了。
没想到今天开门红张兵大着胆子,送老大夫去旁的房间。
“多谢娘。”赵静宜把大瓦罐递给张氏,笑着说:“青萍,等会儿给老夫人五十文,这个小的归我们,大的给明珍熬药用。”
张氏讶异的接了瓦罐,惦记着孙女,赶着去熬药。
杜清欣去院里打水,也跟着张氏去给明珍熬药了,明珍包着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