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却很多啊。”
张裕没有接话,而是看向那些俘虏,其中也不乏老弱妇孺。
“这些人应该大部分是山越吧。你说他们就是为什么不愿意从山里面出来呢?”
“这就是教化的必要性了。”
谈到山越,周瑜也是有了兴致,这是江东的根基问题。
“可惜现在身处乱世,没有时间搞什么仁政,所以只能靠武力镇压屈服了。
江东地广人稀,如果能把山越都转化为人口,必然是一大助力。”
“希望有个法子可以处理吧。”
张裕现在也是开始回忆自己贴吧冲过的浪,想一想到底怎么解决山越问题。
他现在既然不是隐居者,又等于是开了天眼,那么自然是要力所能及的做一些事情。
周瑜看着沉思的张裕,没有打扰他,他也希望能有人解决山越的问题,
如果一直内耗,那对于未来必然是不利的。
打扫完战场,张裕等三人在中军大帐集合,周瑜一边写着文书一边开口。
“我会和仲异一起为你请功,至于仲谋怎么安排你,那我就不管了。”
“都督,不必如此。我啥都没干啊。”
张裕摸了摸脑袋,他纯粹躺赢加睡了一觉,这就给他表功,
他脸皮再厚也不好意思了。
“清点后勤也是功劳,不必妄自菲薄。”
孙瑜开口安慰张裕。“不过,你确实要多多经历沙场,我们不需要再多一个子布(张昭表字)。
我们需要再来一个周公瑾。”
“仲异兄真是看得起我。”
还再来一个周瑜,要是有两个周瑜,东吴不是随便起飞吗。
这种期望砸到自己身上,张裕压力山大。
“我只是小小书生,不要对我有太多的期待啊。”
张裕告退而去,他准备去思考一下处理山越的问题。
孙瑜看着张裕告退,皱了下眉头。
“是个良才,却为何没有上进心呢?”
“玉不琢,不成器。”
周瑜则是很平静。
“慢慢培养就是了,假以时日,必然是江东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