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复:“”
虽然师父话不靠谱,但是平心而论,对萧复真的很好。在萧复五岁的时候,师父便带着他出了趟远门,这趟远门远到十几年之后才回到了青徐。一老一少靠着师父仅有的五十两盘缠以及那句“出门在外靠朋友”游历了大半个江湖,也吃遍了碗大的神州。萧复后来才知道,老头天南海北的朋友真的很多。不论其他,单是师父带他行走江湖历练的这份阅历,便已经胜过世间大部分人了。其余的奇技淫巧、杂家典籍,还有安身立命的本事,师父却是一概没教。
师父大智若愚的说:“学个屁,现在看看就行,但是一定要看懂,看的多了才知道自己该学什么。”
所以,这十几年,萧复只看,只听,只想,只悟,就是不学。导致现在师父死了,他还是只会扫地洗衣叠被做饭这些伺候师父的活儿。
萧复在坟前站了两个时辰,腿酸了,又坐了两个时辰,想着这些年师父的点滴,不由的笑了,心想:“师父生前最恨繁文缛节,力求潇洒快活。想来刚把我捡回来时年纪太小,不能把我带着,恐怕他老人家早就憋不住闷。后来带我游历山川,我为他洗衣做饭,这几个时辰加上以后偶尔会想到他的日日夜夜,也算是全了师徒情分。以后成家了再给他老人家立个牌,供些他爱吃的好酒好食,他想必会很开心。”
“您老走好,等下次我再来,给您讲讲一些您没见过的事,也讲讲关于我父母的事。”说完萧复磕了几个头,便走了。
潜鸣村,萧复把师父葬礼上帮忙的乡亲们挨家挨户谢了一通。路过刘村长家时,给了一枚银叶子,让刘村长帮忙照看一下师父的坟。这是当年游历边塞时一个刺客落下的,听师父说这是暗器,打不打的死人不一定,倒是值好些钱财。刘村长见钱眼开立即满口答应,大有谁动我坟我动谁命的架势,萧复嘿嘿一笑便知道肯定找对了人。
安排妥善之后,萧复便牵了师父的马。这匹马陪着师徒俩走了十年,萧复眼看着它从一只小白驹,变成了一匹老马。“这次就我一个,至少你不用拉马车了。”萧复心想。
一个少年,一块木匣,一匹白马,一卷青书。
匣里有两段枪,书中藏万种人,马踏十年风雪路。
至于去哪里,萧复早就想好了,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