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子铭毕竟是在雍城上过中学的。
所以回到梨林川乡之后,倒是成了附近十里八乡的文化人。
这年头,农村的大部分人都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好多人一辈子甚至连县城都没有去过。
在这种情况下,找个会读书写字的年轻人,实在是太稀罕了。
“三爷爷,听说您当年跟洋鬼子打过仗?”
赵子铭的三爷爷赵仁义,当年参加董福祥的甘军,经历过庚子之乱。
后来,赵仁义在娘子关之战中断了一条腿,回来之后朝廷也没有什么补偿。
“那可不是,当年咱跟着董福祥董大帅,在娘子关把普鲁士人都给打跑了。”
“可惜啊,朝廷太没用了。咱打了胜仗,却还是要割地赔款。那些当官的,只知道窝里斗。”
赵子铭听着三爷爷的叙述,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
他从未想过,自己这还不到五十岁的三爷爷,竟然真的经历过庚子之乱。
没办法,政局颓废,国力衰弱。
无论是当时的慈溪还是朝廷大员们,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根本不会在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所以就导致了这样先胜而后败的结果。
而朝廷也签订了屈辱的《辛丑条约》。
对各国赔款45亿两白银不说,还允许列强们在京师到山海关一线驻军。
“臭小子,你要是身体好,非逼着你去当兵不可!”
赵仁义有些骄傲的说道,但是紧接着他又叹息一声
“不过,这年头,兵荒马乱的,当兵也不是个好差事,你父亲绝不会让你去的。”
两鬓花白的赵仁义,现在想起当年经历的庚子之乱,还是有几分唏嘘。
“那些洋鬼子要不是仗着武器装备比咱们好,谁打过谁还不一定呢!”
“就是朝廷太让人寒心了,那么多弟兄,死的死,伤的伤,连个抚恤金都没有。”
听着赵仁义的絮叨,赵子铭脑子里轰的一声。
饥寒交迫,战争不断。
如今的北洋也好,今后的国府也罢,又能比清廷强到哪里去呢?
四万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