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必须缴齐派饷!”
起初,王友邦占据吴山落草为寇之时,只不过百十个人,十几条枪。
那时候的王友邦派饷也只针对梨林川和金陵川一带,金额也不大。
可这两年下来,王友邦的势力日渐壮大,人多势众。
虽说打着陕甘英武护国军的旗号,可干的还是土匪的行径。
甚至可以说比起一般土匪还要残暴。
王友邦每次在抢劫后,常将被抢者家中大人、小孩拉上吴山,押入石洞。
勒迫其家中赎买,名曰“架票”。
勒赎银元往往以尺丈计算,一尺为一百,一丈为一千。
并索要烟土、绸缎等物,如果不及时送去,就拷打被押者。
因此被致死者百余人,尸体多被推入深谷。
甚至有一次,王友邦派人将陈仓县长寿山小学30余学生绑至吴山,勒索了大批财物。
其中6名学生因饥寒交迫病死山上。
但受迫于王友邦的势力,苦主们往往有苦难言。
“没办法了,现在县内各家基本都被王友邦吃定了,谁要是不交钱,结果可想而知!”
赵维德却是眼角一瞥,发现桌上有封信,署名赵子铭。
赵维德不由得有些好奇,这个臭小子在老家又琢磨什么名堂呢?
他立刻拆开信封看了一看。
打开信后扫了几眼,赵维德立刻就精神了起来。
原来信中,赵子铭说自己在雍城认识贩卖军火的洋人,可以通过这个洋人搞到枪支弹药。
“老二,把门关起来!”
赵维民被大哥神情凝重也搞得紧张起来。
而赵维德也很快将赵子铭的信看完,递给了赵维民。
很快,两人对视一眼。
如果真如这小子信中所说的这样,能搞到枪支弹药,那他们赵家绝对是要搞的。
如今的赵家已经走投无路了。
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他们赵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他们给王友邦的进献越多,王友邦的实力就会越强大。
现在如果不另辟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