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三日。
梨林川兵工厂的1926式步枪已经投产半个月左右的时间了。
赵子铭这边,在父亲赵维德的协助之下也完成了对梨林川民团第二营、第三营的扩军。
目前民团总人数已经达到了近700人。
这段时间里,兵工厂全体工人日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忙碌着。
他们争分夺秒,只为能尽快赶出更多的枪支装备。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短短半月之内,共制造出四百支崭新的1926式步枪。
再加上系统赠送的新手礼包开出来的两百支毛瑟98式步枪,正好是六百支步枪。
因此,民团除了一些二线保障人员之外,团丁们基本上做到了人手一支枪。
这天,赵子铭同往常一样早早起床。
不过今天的他没有去村学堂去给孩子们上课。
而是来到了位于梨林河边的训练场。
随着临近月底,距离吴山王友邦匪众们收取派饷的截止日期越来越近。
留给赵子铭的时间不多了。
所以这些天一定要加快民团的训练。
“立正!”
“稍息!”
“全体都有,报数!”
梨林河畔,民团团丁们秩序整齐的排成队列。
经过二十天的训练,这些年轻小伙子们的脸上已经逐渐褪去了往日的稚嫩和青涩。
东升的旭日将阳光洒在年轻团丁们的脸上,更是增添了几分坚毅之色。
赵子铭目前是梨林川民团的最高指挥官,也就是团长。
副团长是赵仁义,因为他当过清朝的兵,对行伍之事算是比较熟悉的,因此平日里的操练就由他负责。
这二十来天下来,民团没有任何作战任务、
所以,赵子铭也有些担心,真的到了刺刀见红的时候,这些团丁们会表现的怎么样。
“报告!一营编制200人,实到200人!”
“报告!二营编制180人,实到178人,两人病假!”
“报告!三营编制180人,实到180人!”
三个新任命的营长分别敬着军礼,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