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声,“那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做呢?”
“你二人暂时当好你们的营长和营副就行了,其他的我自有计较!”
……
梨林川乡学堂。
这是赵子铭在去县城赴任前在自己一开始办的那所小学堂的基础上扩建的。
目前在校人数已经接近了一百人,基本上十里八乡的适龄小孩都进入到了这座学堂之中。
其中的几名老师也大都是赵子铭从附近的乡里请的一些前清的老秀才。
只有冯子成这个数学老师,是赵子铭从雍城请过来的。
实际上冯子成在年初的时候还是省城长安中学的一名学生。
在他的固有印象里,别说汧县了,就连雍城都属于偏僻落后地区。
只可惜今年四月份的时候,刘镇华奉直系军阀吴佩府之命,率镇嵩军10万人马西入潼关围攻长安。
冯子成那几天正好因事出城,却也因祸得福避免了身陷围城的厄运。
随后他一路向西先是落脚雍城,后又在机缘巧合之下被人介绍到赵子铭办的这所梨林川乡学堂任数学老师。
起初,他常常哀叹自己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可现在看来,自己真是运气好!
单是赵子铭给他许诺的每月薪水就有八块大洋。
最重要的是,赵子铭几乎免除了学生的所有费用,甚至对于家庭特别贫困的还有少许补助。
让他死心塌地能留下来,是因为他在赵子铭这里看到了前途和未来。
他看出了赵子铭是个有抱负和雄心的人,而能够对教育这样重视的人,其前景必然不可估量。
“冯老师,赵家老宅那边正在发放中秋礼品呢,只要是家里有人跟着赵家少爷干事的,都能去那领上一袋白面和一包月饼。”
说话的是李汝谦老爷子,他是是学堂的国文老师,也是光绪三十一年的秀才。
就是在他中秀才的那一年,清廷废除了科举制度,李汝谦为之奋斗了半生的目标也随之崩塌。
之后,他就在各乡绅大户开设的家塾当塾师,一直到这个月被赵子铭请到梨林川来。
两人平日里多有交集,李汝谦对冯子成这个省城来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