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
灯火通明。
整个城市都被绚烂灯光点亮。
宋毅躺在床上,百无聊赖的刷着小视频,忽然蹦出来视频的标题让他笑出了声。
【对华夏来说,苏轼与卫青,哪个更重要?】
这么无聊的问题都有人问的出来啊。
回复量还挺多的,争议性也不小。
“我也不说别的,下面为您带来的是,蒙古人,辽人,金人,反正不是汉人的文学大家:苏轼,以非汉文形式记载下来的千古绝句,千里共婵娟!”
“徽宗、钦宗:我不是被俘,我只是回家!”
“文天祥,辛弃疾:对对对。”
“抱歉,苏轼瞧不上卫青哦。”
“他再活几年,你看他是瞧不上卫青还是瞧不上无能的自己。”
“没有苏轼,我还得背李白,杜牧,杜甫的诗,没有卫青,自古以来的版图可能就得少一块了。”
“”
宋毅作为一个资深的文学爱好者,对这两位的大名都是如雷贯耳。
但实话实说,若是放在以前,倒是很确定这个问题的答案。
可现在,他还真不好说。
根据他网上冲浪这么多日子以来,观察过的结论。
不少人吹苏轼的,认为把两人的时代苏轼依旧还是文学大家,但卫青换到大宋,没有汉武帝这种盖世雄主挖掘他,可能就只能泯然众人了。
宋毅旋即编辑文案发送评论区。
“不吹不黑,挖掘不了卫青,有没有可能是大怂的损失?说苏轼促进文化融合的,我只听说枪炮让游牧民族学会载歌载舞,可没听说嘴炮也能让他们载歌载舞的。”
没有武将戍守边疆,游牧民族入关,恐怕苏轼就得载歌载舞。
况且。
对标卫青,卫青的战绩,德行,气量,都不是苏轼能够碰瓷的。
书生代表的确实是文化,文化也不可否认是中华文明传承的延续。
但是没有苏轼,还会有文天祥,还会有李清照,还有留取丹心照汗青。
甚至还有乾隆!
【评论成功】
【视频播放系统已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