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风一听就不乐意了,合着就你们连牛啊,他撇了撇嘴:“如果我们连人手一把轻机枪,别说打趴一个营,就是再来一个营那也不在话下。”当兵的人最看重的是什么?荣誉,尤其是带队的基层指战员更是视荣誉如命。虽然先遣团里的各连编制都只是临时性质的,可刘连长这会听着杜可风的话,心里就是不舒服,可惜不等他回嘴集合号就响了起来。不到三分钟,先遣团就在草坪的另一侧集结完毕,接着就以连队为单位领取除武器外的各式个人装备。这些个人装备包括了订做的绿色帆布战术背心,绿色防水面料七十升个人携行具,个人睡袋和防潮垫,折叠工兵铲,指北针多功能救生卡以及野外生火用的镁棒等等物品。除了这些,针对入半岛作战环境,每人还领到了一件保暖冲锋衣和两顶保暖滑雪面罩,以及一副预防雪盲症的韧性pc材料偏光户外眼镜。
所有的东西都是郑飞扬直接联系厂家采购或者定做的,这些个人装备加一起每套折合大概在七百元左右。如果再加上八七式作训服,内衣内裤袜子和靴子,每个战士的个人装备妥妥的接近千元,这才叫做武装到牙齿。按照最低二十万套算,总计需要用去两亿元。这笔钱不得不花,因为这些个人装备看起来似乎不起眼,但是以目前新华国的状况却是没有办法生产的,哪怕就是接收了不少郑飞扬从现代带来的机器设备也一样,还是那句话,新华国不仅仅工业基础太薄弱,就连现代工业最基本需求的电力,除了东北一些工业城市,其他地方都没办法保证。而且全国有限的熟练工人还需要充实到核心的重工业当中去,这个时候的新华国缺设备,缺能源,缺工人,缺一切的一切。
两亿华币看起来似乎很多,但是领导们却一致认为花得值。通过郑飞扬从现代带过来的各类关于半岛战的资料,他们发现为了作战,新华国于一九五零年和一九五二年先后分两次从毛熊购买武器,这些武器被用来装备六十多个步兵师,以及一部分空军和海军。采购武器的资金都是从毛熊贷的款,为此新华国欠下了毛熊二十亿熊币的外债,一直到六十年代才还清。这个年代的熊币与绿币的汇率是四比一,二十亿熊币折合绿币有五亿。此时因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绿币在战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绿币成了黄金的等价物。五十年代一袋币可兑换黄金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