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他能够走到今日这一步是多么的不容易。
那么自然在程为心中,那些妨碍甚至打压谢蕴的人就越发可恶。
他怒目看着谢铭,见他不仅不赶紧离开,反而还朝着谢蕴发难。忍不住上前一步说道:
“谢铭,你居然也说自己是个哥哥,你看看你有哥哥的样子吗?”
谢蕴脸色动都没动,看也没看谢铭,仿若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一团空气。
而或许就是他这种忽视的态度更加让谢铭愤怒,就好像在这个卑贱的弟弟面前,自己居然还不配得她一个眼神。
这么多年了,谢蕴小时候那些面对着谢铭的仇恨已经全然掩藏起来,他不再像是小时候无能为力之后只能受辱的咬牙切齿。
如今有的唯有漠视,他有自己更高的路要走,不需要将自己的心思放在跟这些人的斗法上。
谢蕴看向程为,说道:“咱们走吧,不用跟他纠缠。你不是说让我给你看一篇策论吗?”
程为一愣,随即赶紧应道:“对对对!我前些日子写了一篇策论,我父亲非说不好,我不服,今日清远你得好好给我看看。”
谢蕴,字清远,是他的老师冬安先生给取的。
冬安先生乃是与南凌齐名的大文豪,他虽不做官,但在天下学士中的名望不可小觑。谢蕴能够成为他的弟子,也是费了好大一番心思与毅力的。
不过谢蕴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就是因为有冬安先生的教导,才让他如今能够不为外物所扰,摒弃那些负面的情感,一心朝着大道前行。
陶公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就是冬安先生跟他说的第一句话。随后便收他为徒,还给他取字“清远”。
谢蕴知道先生的意思,也不意外先生第一眼就看出他那时的不甘与心中的愤懑。
“清远”或许就是先生的期许吧。
在回到京城之前,谢蕴自认为是可以达到老师的要求的。
可实际不然,越接近谢家人,心中的不甘恨意越发压制不住。
谢蕴自嘲,或许自己一生都做不到老师所要求的远逸疏阔之境。
就比如现在,谢铭的嘲讽贬低之语还是让他心中杀意泛滥,只不过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