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与女配共战袍_第325章 如懿(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25章 如懿(完)(2/4)

哪有那么多讲究,就叫北京女塾吧,如果觉得特别了一些,你们可以在京中随意挑一家书院改成北京男塾。”

几位大臣:……

学校就建在璟瑟的公主府上,或者说是璟瑟将自己快要竣工的公主府让了出来用作学校。

卢长青问她为什么这样做,璟瑟说:“其实我很早就想要乘船出去看看,可我知道皇阿玛不允许,不然他也不会不许我跟着他一起学西洋文字。”

其实璟瑟也很惨,虽然清高宗和琅嬅确实很疼爱她,但跟着她胯下有二两肉的弟弟比起来,她从未被自己的母父选择过。

学校成立第一年,学生只有十六人,其中有六位都是皇宫里的人,四位公主,另外两位,一位是海兰,一位是容佩。

第二年,新旧生达到了五十多位,新生中有八成皆为成人妇女。

到了年底,学生猛增至一百余人,卢长青开始改革学制,分班分科。

最基础是识字班(基础算数班),这是入学必考的科目。

如果字都认不得,那后边的知识便没法学了。

接着是大西国语班,就目前而言,与清朝交流最深的国家便是葡萄牙,广州澳门沿海地区有不少葡萄牙传教士,葡萄牙语老师是最好请的。

卢长青最看好的是她开设的农桑科,在编撰教材时,她将基础地理和生物杂糅到了一起,用她们能听明白的语言介绍农作物的习性生长条件以及土壤气候虫害给它们带来的影响云云。

为了让她们能对植物生长有更好的理解,她还让琅嬅在郊外给学校划出一片田来让学生们种地。

除此以外,卢长青还开设了制造科学,主要讲纺织,这是她的专业领域之一,讲起来比种地简单多了。

在讲解这些知识时,卢长青还会插上一些比较粗浅的经济学内容。

卢长青不敢讲民主自由这些与封建统治相悖的东西,琅嬅现在守的是爱新觉罗家的江山,她也不会允许卢长青讲这些东西。

大清也学起英吉利来,严厉打击出口蒸汽机,因为有这个举动,上头也不许卢长青在学校里讲解有关蒸汽机的内容。

卢长青没意见,朝廷有蒸汽机,那她就带着学生改良纺织机,扩大纺织业生产制造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