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吗?”大哥问道。
“啊?”春兰停下脚步,叫住了她爸。
这大哥叫王德全,就住在隔壁村,是职业的二道贩子,什么上市卖什么,什么好赚卖什么。现在正是菇娘能卖上价的时候,大哥就专卖菇娘。而且跟着赶集大军走,哪里有集市他就去哪里卖。
今天卖的这批菇娘是在镇上进的货,因为已经有中间商赚差价了,他上货的价格也不算便宜,再加上来回路费,能赚的并不多。
所以他想问问春兰家的菇娘批发多少钱,如果便宜,产量够大,他就考虑在春兰家批发了。
春兰一听这话当然是开心不已。这样她和她爸就不用背着筐来卖菇娘了。询问了王德全的收货价格,春兰决定,不管镇里的批发点给他多少钱,春兰都比镇里优惠1元钱。因为菇娘的价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上市数量增加,价格会越来越便宜,人嘛,吃的都是个新鲜。
王德全自是高兴,价格便宜,距离他家又近,连路费都能省下不少。
王德全想看看春兰家的菇娘地,就开着电动三轮车,拉着春兰父女俩,一起回王家村。
到了菇娘地,王德全放眼看去,五六亩的菇娘地,翻开叶子下面都是已经成熟和即将成熟的果子。他粗略算了算,这些地大概一次能出个100多斤,不到200斤的果子,他一车差不多就装下了,正好够他卖一次的。而且果子的品质不错,三天采收一次,他去不同的集市卖,最近两个多月都不用去别的地方进货了,省了不少事。
两人达成了意向,留下了联系方式,约好了后天来收菇娘。
春兰父女俩回到家,把走上赶集赚来的钱倒在炕上,刘凤英乐得不行,虽然现在日子也过得去,但春兰结婚接房子,加上包地,老两口手头上已经没啥钱了。她数了两遍,赶集这一早上就赚了将近一千块钱,再卖几次,这包地钱就出来了,剩下的就都是他们赚的了。
春兰想,既然现在只要三天去采收一次,那她剩下的时间就可以干点别的事了。干什么?当然是学习了。
林教授给她的新型农作物种植技术的书让春兰打开了思路,她有了很多新想法。而且林教授还邮寄了芦笋种植的资料,和一包芦笋种子,春兰如获至宝,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