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小县城,我才深深的感到了世界的不同,走在路上,没什么人看我,他们行色匆匆,他们从不关注路过的人。
那时的我,可以第一次开始懂得,什么是焦虑,我好像有了很多害怕的事,大学导员会让我们写《家庭情况表》,要写父母的职业和收入,我的父母是农民,收入是多少呢?,我开始踌躇,我该写多少才会不被人轻视,使劲想,努力编,写多了吧,太假!写少了,太丢人。好不容易写完了,如释重负,同学们围过来看,问:你搞什么写那么久?完了,我就当场破防了,好像精心杜撰的谎言被当场揭穿,当我品尝到了自卑的苦涩,同学们所有的有意和无意的窥探都会让我更苦涩。
于是这个大一,我做到最多的一件事就是,隐藏自己,确切的说是:隐藏自己的贫穷。
然而,当我一面在学校里,隐藏自己贫穷的时候。回到家,还要继续隐藏,隐藏在大学里的不适应,不快乐,甚至是上大学后变得自卑和敏感。
那一年,我好像突然间长大,以前从来不觉得小山村的生活多不好,小山村里的风,山间那自由驰骋的风,无数次的按摩过我的脸颊,那是自由,是快乐。城里的风,风吹过,你的羽绒服不够厚,是寒冷,又好又厚的羽绒服又很贵,我读书的城市很大,但是我的世界很小,但是我只会躲在学校里,躲在图书馆埋头学习。
那一年寒假,我的愿望是,回家跟爸妈商量,用我自己积攒的钱,买一个好一点的手机,可是那年冬天的雪非常大,家里的牛生了病,耕田的公牛病到站不起来,母牛带着小崽,爸爸妈妈每天念叨,明年春羹怎么办?那时候很多家庭已经开始换四轮农用车,一辆四轮车,需要一万多块钱,家里只有五千多,我们兄妹几个都要花钱。那时候,我好像才开始真正的懂得取舍,我放弃了买手机,舍弃了我的虚荣心。现在看来,这样的选择,并不算什么,可是那一年,我好像花了很大很大的努力,下定了很多的决心,才舍了那份虚荣心。最后,我成功了,我把自己暑假挣的钱交给家里,补上买农用车不够的缺口,自己买了一个398元的最最普通的手机,最基础功能的诺基亚。
大一下学期,当我回到宿舍,告诉室友,我有手机号的时候,她们纷纷关切的问我:哎呀,你买手机啦。给我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