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疏钞玄谈_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演义钞卷第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序演义钞卷第一(3/24)

▲四超言思而逈出者融拂上三也融则三一互收拂则三一双寂云何超耶谓理圆言偏言生理丧法无相想思则乱生并皆超之故云逈出故肇公云口欲辨而词丧心将缘而虑息则逈出於言象之表矣何者欲言相用即同体寂欲谓之寂相用纷然即一而三相不同即三而一体无二三一无碍互夺双亡存泯莫羁岂言象之能到故云逈出又借斯亡绝以遣言思非有无言可为栖托故下经云虽复不依言语道亦复不着无言说况言相本寂亡绝亦亡斯则言与亡言相待亦寂故遐逈出之称以拂言亡之迹矣。

▲五其唯法界欤者结法所属属法界也谓具上诸德独在於法界矣。

▲第二约本末释者此上五句初句从本起末即不动真际建立诸法。

▲次句摄末归本即不坏假名而说实相。

▲第三句本末无碍则性相历然。

▲第四句本末双寂则言思无寄。

▲末句结属通四义焉。

▲第三明法界类别者略有三意一者会三法界初句事法界。

▲次句理法界。

▲第三句无障碍法界。

▲第四句融拂上三。

▲第五句结属属上三法界也。

▲二者会四法界往复无际事也。

▲动静一源具三义也动即是事静即是理理事一源即事理无碍法界也。

▲含众妙而有余事事无碍法界也。

▲超言思而逈出融拂四法界。

▲其唯法界欤亦结属四法界也。

▲三者会五法界往复与动皆有为也。

▲静无为也。

▲一源有二若互夺双亡为一源则非有为非无为法界。

▲若互融双照为一源则亦有为亦无为法界。

▲含众妙而有余即无障碍法界。

▲超言思而逈出总融五法界。

▲其唯法界欤结属五法界。

▲第四总彰立意者所以最初叙法界者应有问言诸家章疏多先叙如来为物示生先小后大或无像现像无言示言今何最初便叙法界故今答云以是此经之所宗故又是诸经之通体故又是诸法之通依故一切众生迷悟本故一切诸佛所证穷故诸菩萨行自此生故初成顿说不同余经有渐次故然最后一意正答初问而前诸意共成后意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