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疏钞玄谈_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八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八(1/36)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八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述

▲第六宗趣通局者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先明其通后显於别。

第六宗趣通局中疏文分二先释名标章后前中下依章别释初中宗者宗崇故云所尚亦云尊也主也多也。

▲前中通论一代佛教诸部异计各是一宗谓十八本二各不同故以义相从更复合之。

前中通论下第二依章别释於中二先释通宗后释别宗前中三初总标大意二叙昔辨违三申今正解今初言诸部异计即二十部言十八本二者十八部名次下当列本二者即上座部及大众部故文殊问经云十八及本二皆从大乘出无是亦无非我说未来起言以义相从者合二十部兼诸大乘为十宗故。

▲然隋朝大衍法师总立四宗一因缘宗谓萨婆多二假名宗谓即经部三不真宗谓诸般若四真实宗谓法性真理佛性等教。

然隋朝下第二叙昔辨违於中二先叙昔后辨顺违前中又二先正立后异名前中各从所立得名四中各有二句上句立义下句指教。

▲又此四宗初名立性二名破性三名破相四名显实。

又此四宗下辨异名四名不出性相而前三从所破后一就所显。

▲初二小乘后二大乘各初浅后深此亦有理。

初二小乘下辨顺违於中二先略释明顺理后约局明违文今初言各初浅后深者以初显正因缘立有缘果之性故为浅二破於定性但从缘有故为深也万法从缘故无定实如铁之坚遇火则镕如水之湿遇寒则坚明知从缘则无定性假名而已故为小深早欲参涉大乘故云经部三是大乘之浅望其第二亦是次深以二但破性而有其相如会指成拳虽无定性非无拳相今复破之明性相俱空为法空矣而言浅者但除妄计以显空义未彰妙有不空真性故名为浅第四方显妙有真性故四为深言此亦有理者自浅之深先小后大一代佛教大意耳故又第一宗是因缘所生法第三宗则我说即是空第二宗亦为是假名第四宗亦是中道义故无大违。

▲但收义不尽以十八部中但判二故。

但收义不尽下第二约局明违言但判二者唯明有部及经部故除本二部故云十八部中。

▲今总收一代时教以为十宗。

今总收等者第三申今正解於中三初总标二别释三料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