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统编年_卷之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卷之六(2/15)

身丈六。顶有日光。飞行殿廷。欣然悦之。博问群臣。通人傅毅对曰。臣闻天竺有得道者。号曰佛。飞行虚空。身有神光。帝之所梦。将毋是乎。帝恍然。遣中郎将蔡愔。博士王遵。秦憬等一十八人。往大月氏中天竺国。寻求佛法。

别证(梓潼帝君云。予受业报为邛池龙。羁于积水之下。连年旱虐。水复为泥。身既广大。无穴可容。烈日上临。内外热恼。诸鳞甲中各生小虫。咂啮困苦。一日晨凉。天光忽开。五色云气浮光而过。中有瑞相。绀发螺旋。念容月莹。山灵河伯。万众稽首。赞叹欢喜。声动天地。天香缭绕。随处生春。予乃仰首哀号。乞垂救度。万灵诸圣。咸谓予曰。此西方大圣。正觉世尊释迦文佛也。今以教法流行东土。随教化身。将往中国。尔既遭逢。宿业可脱。予乃身自踊跃。入天光中。具陈徃昔报应之理。世尊答言。善哉帝子。汝于向来。孝家忠国。又复悯世。生护持心。因果未周。雠敌相争。以人我相。肆兴残忍。迁怒于物。业债当偿。今复自悔。欲求解脱。汝于此时。复有冤亲之想。与夫瞋恚愚痴念否。予闻至理。心地开明。内外罄然。如虚空住。自顾其身。随念消灭。复为男子。得灌顶智。予归依焉)。

祥符荫曰。详夫佛氏之为教也。本乎一心。成於万行。不住於相。不滞於空。见天人之原。明死生之致。於世有益。於人无损。乃徒执其形迹。而不究其指归。谓之为空。谓之为弃伦遗世。谓之为不耕而食。不织而衣。是亦未曾就当人之身心生死。而切实思之者也。夫今此身。生何以生。死何以死。不可茫茫无着也。此心之量何所际。何以能尽其量。不可出入无时。莫知其乡也。佛教非空也。以不执着万行为相。犹如世之大功不宰也。佛非弃伦遗世也。正思以道报夫君亲四重之恩。而思以道脱此爱憎牵缠之苦也。至於不耕不织。亦复何限。何尊梓匠轮舆而轻於为道也。佛未尝强人之不欲也。道未尝不可以随地而求也。今之不信佛。而并弃绝夫道也。谓之何哉。

或问祥符曰。禅宗何以不径来此土。而先之以梦感经像。何也。且佛何以不见化此土。而化之以像法。又何也。祥符曰。佛虽大慈。不应无缘。道虽本有。必须机感。佛生西竺。尚然说法四十九年。曲引群生。渐令纯熟。各各谛信。知有不疑。而后拈花微笑。始畅出世本怀。况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