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午五年。
辛未六年。
壬申阳嘉元年。
癸酉二年。
甲戌三年。
乙亥四年。
丙子永和元年。
丁丑二年。
戊寅三年。
己卯四年。
庚辰五年。
辛巳六年(时有张陵在蜀自号天师作道书二十四卷论章醮之法章醮起此)。
壬午汉安元年。
癸未二年。
甲申建康元年。
冲帝(讳炳顺帝子在位一年)。
乙酉永嘉元年。
质帝(讳缵章帝玄孙在位一年)。
丙戌本初元年。
桓帝(讳志章帝曾孙在位二十一年改元者七克敌服远曰桓)。
桓帝丁亥建和元年。
沙门支娄迦谶译经(译者。翻译也。谓翻译西竺之语。转成东震之言。又译之言易也。谓以此方之言。易显彼土之法也。周礼掌四方之语。各有其官。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今通西言而云译者。盖汉世多事北方。而译官兼善西语。故摩腾始至。译四十二章经。后遂因之也。佛经东来。历朝设立译场。命官分职。各有专司。合而翻译错综。经文乃成。一译主。明练显密。通贯华梵者主之。次笔受。通明竺乾字学者主之。次缀文。学通三藏义博群书者主之。次度语详核言音者主之。次证梵。明洞竺乾事理。知华语不失梵义者主之。次证禅。语会心宗。明法大意者主之。次润文。通内外学。明达佛旨者主之。次证义。考证文义辨对明审者主之。次校勘。次监护。以上诸员。汉唐历代。上自帝王公卿鸿儒硕士。方充是任。盖重慎之至也。陈思王曹植。每读佛经。留连嗟玩。以为至道之宗。转读七声。升降曲折。清扬和婉。因仿演之。以为梵唱)。
谶月支国人。以是年来洛阳。同河南清信士孟福张莲等。共译出经二十一部。合六十三卷。至中平年讫 发明(大法东来。宣译者广。难以具书。书其大者。以槩其余焉。欲详检者。有历代三宝记。及大唐内典等书可考也)。
戊子二年。
己丑三年。
沙门安清来洛邑等处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