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无得得。当说得得。无得是得。祖曰。得既不得。得亦非得。既云得得。得得何得。彼曰。见得非得。非得是得。若见不得。名为得得。祖曰。得既非得。得得无得。既无所得。当何得得。宝静闻之。顿除疑网。至寂静宗故。问曰。何名寂静。於此法中。谁静谁寂。彼众中有尊者答曰。此心不动。是名为寂。於法无染。名之为静。祖曰。本心不寂。要假寂静。本来寂故。何用寂静。彼曰。诸法本空。以空空故。於彼空空。故名寂静。祖曰。空空已空。诸法亦尔。寂静无相。何静何寂。彼尊者闻祖指诲。豁然开悟。於是六众。咸誓归依。
庚子四年(魏和平元年)。
祖留化天竺。
辛丑五年。
壬寅六年。
癸卯七年。
甲辰八年。
明帝(讳彧在位八年改元者二)。
明帝乙巳泰始元年(先称景和元年)。
丙午二年(魏天安元年)。
丁未三年(魏皇兴元年)。
佛教来东土四百年。
戊申四年。
己酉五年。
庚戌六年。
辛亥七年(魏延兴元年)。
壬子泰豫元年。
苍梧王(讳昱在位四年改元者一)。
苍梧王癸丑元徽元年。
甲寅二年。
乙卯三年。
丙辰四年(魏承明元年)。
顺帝(讳准在位三年改元者一)。
顺帝丁巳升明元年(魏太和元年)。
戊午二年。
己未(四月前宋升明三年五月后齐建元元年) (是岁齐代宋)。
宋立寺一千九百一十三所。译经二百一十部。
齐(姓萧氏)。
高帝(讳道成代宋在位四年)。
高帝庚申建元二年。
辛酉三年。
壬戌四年。
武帝(讳赜在位十一年)。
武帝癸亥明永元年。
甲子二年齐范缜作神灭论(书何。着邪见也)。
齐司徒王子良奉佛。范缜盛称无佛。着神灭论。以为形者。神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