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故书法如此)。
沙门惠远道琳抗论廷辩法师静蔼呙身狥法。
发明 (远排众出对。琳抗论酬酢。虽不能迥邕之妄然卫法救世之心尽矣。至蔼痛切捐生。捧心而逝。其悲愍血诚。不可泯也。故并书之)。
毁法诏下。沙门惠远排众出对。与邕反复论辩。邕皆屈无对。道琳与邕议论二十余日。酬酢七十番。邕亦不能屈。然邕决欲行。法师静蔼闻诏下。慨然诣阙。上表引见。极陈祸福。指证明白。邕为改容。顾已行之诏不可返。谢遣。欲官之。蔼退而泣曰。何忍见之。遂入终南山。号泣七日夜。撰三宝录二十卷。坐盘石。自条其肉。并肠胃挂松枝上捧心而逝。
乙未七年。
丙申八年。
法师智顗谢遣徒众隐天台山佛陇峰。
丁酉九年(周主邕感疠疾殂。邕入地狱。受大极苦。求隋文帝救之。见冥报记)。
性宗第三世南岳大师慧思寂。
思习慈忍行。奉持三聚戒。将顺世。嘱门人常修法华。般舟。念佛三昧。方等忏悔。期於见证。是年六月二十二日。屏众泯然而逝。
戊戌十年。
己亥十一年。
庚子十二年。
辛丑十三年(是年隋代周又为隋开皇元年)。
隋(姓杨氏都长安天下为一)。
壬寅(陈大建十四年隋开皇二年)。
长城公(名叔宝立七年)。
癸卯(陈后主叔宝至德元年隋开皇三年)。
甲辰(至德二开皇四)年。
乙巳()年。
丙午(四六)年。
丁未(陈祯明元隋开皇七)年。
祖韬光晦迹。
祖於邺都化导。四众皈依。凡三十四年。遂韬光混迹。变易仪相。人莫之测 发明(祖虽偿业。尚有六年。然既混迹韬光。宗统之纪。当止於是年)。
第三世祖
讳僧璨。不言姓氏邑里。以白衣谒二祖。得度传法。后隐舒之皖山。往来太湖县司空山。后周毁法时。祖深自韬晦居无常处。积十余载。人无知者。至是二祖韬光。祖乃绍化。
戊申(陈祯明二隋开皇八)年。